从前曾是联合国的同步翻译的伊恩挺进了中国红歌会八强。伊恩的父母都是教师,有一个哥哥和姐姐。他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学习德语和俄语专业后,又在巴斯大学学习德语和俄语的同步翻译专业,并于2001年4月在联合国从事同步翻译工作。伊恩说,那时主要是将德语和俄语同步翻译成英语。同步翻译工作很累,有时还要即兴发挥,但那段时间还是很开心。8月3日上午,记者在南昌专访了伊恩,听他说起参加红歌会的前前后后。说起来到中国的原因,2002年8月,伊恩去日本札幌从事外教工作,认识了在札幌留学的重庆女孩余燕伶。2004年8月,伊恩随余燕伶来到中国。刚到中国时,伊恩不会中文,不过悟性高的他,很快就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记者采访他的一个小时时间里,他全部用中文对答如流。在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教酒店管理的余燕伶说,起初她父母反对她找个“老外”。现在她父母在重庆的家里,成了红歌会的忠实观众。她父母逢人就说,那个外国选手伊恩是她家的女婿。红歌会让父母改变了对洋女婿的看法,这是余燕伶没有想到的。现在的伊恩,最喜欢吃的是辣椒和南昌炒粉。伊恩是英国威尔士人,2007年初来到海南省三亚市,在希尔顿酒店任宾客服务经理。2009年的一天,伊恩和妻子余燕伶上街,正好看到三亚市首届红歌会比赛的宣传海报,抱着试试的心情,他报了名。当时的伊恩,只会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好》两首红歌,即便如此,他还是获得了第4名
。今年5月,伊恩夫妇在街上巧遇一名以前一起参赛的选手,聊天时得知中国红歌会设立了海口唱区,伊恩再次报名参赛。在海口唱区的比赛上,他用中英文演绎的一曲《国际歌》,获得了海口唱区10强的资格,并成功晋级全国120强。7月初,伊恩来到了南昌,从红歌突围战到红歌英雄汇,一路过关斩将,杀进中国红歌会八强。伊恩告诉记者,为了学唱红歌,他买了很多碟,如《红太阳60首大联唱》、《50年代艰苦奋斗的岁月》等。到目前,他已经学会用中文演唱《中国少先队队歌》、《游击队之歌》、《国际歌》、《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10首红歌,都是看碟模仿出来的。这几天,他正在学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比赛 “人气王”最怕碰上郑璐 一个英国人唱着中国的传统红歌,态度认真,表情幽默,而且在表演时“小动作”多多,完全打破了人们脑海中唱传统红歌的一种形式。或许正是他的这种特有“唱法”,以及他认真的态度,让他成为红歌会舞台上的“人气王”。在前面的几场比赛中,不管哪位选手与他PK,都惨遭淘汰。8月1日晚的红歌英雄汇(10进8)比赛上,在第二轮的分组捉对PK环节,伊恩首次遭遇了江西选手郑璐,并败下阵来,这也是伊恩在PK赛上首次失败。伊恩告诉记者,郑璐是专业歌手,获过很多大奖,他不希望在下一场的比赛上再次和郑璐PK。但无巧不成书,8月3日下午,八强选手抽签8月8日晚上的比赛分组,伊恩偏偏就和郑璐抽到同一组。想当第二个“大山”伊恩说,有时比赛记不住歌词,会耍点“机智”。如演唱《中国少先队队歌》时,突然现场忘词,就只好大唱“啦啦……”。在演唱《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时,带了一本《毛泽东选集》当道具,并把歌词夹在里面。正如评委牟玄甫评价,“伊恩虽然在演唱方面和专业选手有很大差距,但他的舞台表现力很强,他的演唱表现了一种红歌精神”。精通中、英、俄、德、日五国语言的伊恩,在红歌会上“火”了一把,希望能成为大山。伊恩告诉记者,如果有人给他出专辑,或者找他去演出,他会很开心。今后,他还想拜滕矢初为老师,学点声乐知识
“我想做第二个‘大山’,想在演艺界进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