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有1000余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韩、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其中包括王安忆、王蒙、冯骥才、刘心武、刘恒、张炜、谌容、宗璞、舒婷、韩少功、莫言、苏童、贾平凹等数百位中国作家的作品。其中以小说为主,占90%以上。散文随笔、诗歌、报告文学的译介量相对较少。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余华的《兄弟》、莫言的《红高粱》和《丰乳肥臀》等一部分当代小说在国外发行取得不俗成绩。姜戎的《狼图腾》以100万美元卖出了数十种文字版权,池莉的法文译作《生活秀》销量达数万册,彭见明在日本印行多个版本的《那山那人那狗》总销量逾10万册。 记者从作家们的谈话中发现,把中国当代文学推向海外是近年来文学界一直在努力的事情,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虽然有一些中国作品已经在国外产生影响,但中国当代文学在输出道路上仍有瓶颈存在,如缺乏专业的翻译、交流不对等,这些都令中国作家感到为难。刘庆邦认为从古代到当代都有很多很好的作品,从整个世界的格局来看,中国和世界的作品一点也都不差,甚至有比较好的作品,比如《红楼梦》,在世界上找到比《红楼梦》的作品都很难的。但是我觉得翻译有一个问题,中国的作品文字写出来以后是有味道的,讲味道的。每个人写作带着自己的气息、作家的气质,就是翻译家不能代替作家来呼吸,所有翻译出来的作品就没有作家的味道。比如我们读鲁迅的作品、沈从文的作品,一读就是鲁迅的味道、沈从文的味道。但是一旦翻译到国外我觉得这个味道就失去了,你想日本、好多地方也翻译过我的小说,因为我不懂外语不知道翻译成什么样,但我心里总是有怀疑的,我觉得他们一翻译很可能就不是我刘庆邦的味道,就变成外国人的味道了。
瓶颈·翻译
缺乏专业翻译队伍 文化差异成为阻碍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走向海外,“翻译”是不可或缺的桥梁。“中国不缺好的作品,只缺好的翻译”,昨日,在场的大多数作家都谈到了翻译给他们带来的困扰。文化差异也给翻译造成困难。很多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反映的是中国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比如“小康社会”等名词西方人就搞不懂,也给翻译增加了难度。“我们认为的好作品他们不能理解,比如贾平凹的《秦腔》,里头很多概念外国人理解不了。”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告诉记者。
此外,作家郭雪波表示,小说《沙湖》的法文版在国内翻译时,最初翻译用的还是上世纪50年代的语言,最后不得不重新找合适的翻译。而作家刘庆邦拿《红楼梦》来举例,译成外文后总觉得少了些味道,鲁迅、沈从文等作家的作品亦如此。
瓶颈·不对等
在国外发行量极少 引进输出无法对等
据何建明介绍,中国文学作品在国外的发行量少得可怜,大多仅有几百册,一般能有上千册就不错了,发行两三万册的《狼图腾》已经算畅销。他表示,虽然国外图书市场不大,与中国13亿人口的市场容量没法比,但与外国文学在中国的发行量相比,明显不对等。此外,何建明还告诉记者,这背后的原因很多,其中引进和输出存在严重的不对等。国内引进外国文学,比如作家出版社出版国外作品时,都是北京、深圳的文化公司先从国外引进版权,被引进国几乎不需要支付费用。 与之相反,把中国文学介绍出去却很难,翻译费竟然比稿费还高。“陈丹燕的一部小说,10万字,翻译费就要10万人民币,得由我们的出版社来承受,这种成本是不对等的,我觉得有点欺负我们中国人。”何建明说到此便有些气愤。西方人现在给中国作家的版权费非常低,有些作家还根本拿不到版税,这种情况非常不对等。何建明进一步表示,只有中国出现成熟的出版经纪人后,这种现象才能改观。
瓶颈·渠道
作品被翻译到国外 还是难入主流市场
记者在图博会的展台上看到,如今确实有一些当代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到国外,但大多都不属于主流文学的范畴。作家张炜也提到,一些被介绍的国外作品并不能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的水平。 而这些中国文学作品在国外到底是如何流通的呢?“我们翻译出去的作品,有时候看着印数还不错,但很多时候都是放在大学里做研究用,根本流通不了。”张炜认为,与其这样,还不如找国外大的商务出版公司合作,出一本的影响力相当于100本。但值得欣慰的是,很多欧洲著名出版公司已经开始对中国的主流作家产生兴趣。怎样把中国优秀作家引入国外的主流市场,让其作品在百姓间得到流通,或许是今后所要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