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去朝鲜做翻译的原因

[ 2010年8月18日 ]
Tags:  翻译  英语翻译  俄语翻译  

 

      1950年10月初,中共中央在讨论出兵朝鲜的问题时,毛泽东就打算把毛岸英送到朝鲜战场去锻炼。他对彭德怀说,为了你到朝鲜后工作上的方便,先把岸英带去,他既懂俄语,又懂英语,可以做英语翻译俄语翻译。毛泽东让毛岸英去朝鲜的目的,是为了让彭德怀有一个可靠的翻译,将来与苏联方面联系比较方便。而且让毛岸英担任翻译,还可以让他作为一名志愿军战士,在战争中得到锻炼。彭德怀明白毛泽东的用意,他想给全党带个头,亲自将儿子送到朝鲜前线。但考虑到毛岸英从小受过很多苦,后来又到苏联留学,长期不在毛泽东身边,而且从苏联回国时间并不长,彭德怀希望毛岸英能留在毛泽东身边。所以,他一开始不同意带毛岸英到朝鲜去。可是,毛泽东一再坚持要让毛岸英随彭德怀一起入朝。关于这个问题,聂荣臻回忆说,彭德怀入朝时,为了同在朝鲜的苏联顾问取得联系,决定带一名俄文翻译。原先确定的是从延安时期就担任中央领导人的翻译的张伯衡,但由于张伯衡当时已经担任中央军委外文处的处长,加之大批苏联顾问到达北京,张伯衡的工作很忙,难以离开。后来,又挑选了一位新的年轻翻译。可是,军委作战部部长李涛认为,入朝作战非常机密,应该挑选一名经过政治考验和可靠的翻译。当时时间很紧,聂荣臻向毛泽东作了汇报,请示怎么办。于是,毛泽东对他说,那就让岸英去吧。这样,毛岸英就随同彭德怀一起入朝了。

 

 

 

 由索文北京翻译公司深圳翻译公司广州翻译公司以及上海翻译的职员编辑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