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身份模糊,找来越南语翻译终于得到识别

[ 2010年8月19日 ]
Tags:  翻译  越南语翻译  

        6月18日上午9时许,一的士司机给宜昌市救助站送来一位特殊的女子。该女子高约1.55米,皮肤黝黑,衣着整洁,很难与一般的流浪乞讨人员对上号。在随后的登记过程中,救助站工作人员发现,该女子不仅不会讲普通话,就连一般的汉语也很难听懂。她究竟是何许人?当班工作人员迅速将此情况报告给救助站相关负责人。救助站几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对该女子进行了耐心的询问,从她的片言只语中,工作人员了解到:该女子是越南人,一天前被巴东一张姓男子带到宜昌火车站东站后,该男子不辞而别。
    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救助站首次接待外籍求助人员,很棘手。当日中午,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向武汉救助站和曾收容过外籍被拐卖人员的黄石救助站请教。同时,他们将情况迅速上报到市民政局、市政府等相关部门。
    当日下午,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的3名干警带着印有中、越文字的登记表来到了救助站。但该女子连简单的越文也不认识,其身份登记工作一时无法进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的刘科长只好向三峡大学求援,请三峡大学派一名越南留学生来做越南语翻译
身世不幸 两次被拐卖
    借助翻译的帮助,救助站工作人员与民警了解了眼前这位女子的不幸遭遇……
她名叫阮氏桂 (中文名),1976年出生于越南河内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在越南读过二年书。1991年,时年15岁的她,在一个越南朋友的帮助下,偷渡到中国。哪想朋友随后将她带到广西的一个偏远山村,将她卖给当地一位48岁的男人为妻。语言不通,又身无分文,她只好放弃了逃跑的念头。两年后,阮氏桂生下一个儿子,那时,她才知道,当年是朋友以5000元钱的价格将她卖给了这位农户。后来,她又生下了第二个儿子。时间一晃过去了9年,2000年4月,一次偶然的机会,阮氏桂见到了一位越南老乡。老乡在异国相见,让她更加思念自己的家乡。阮氏桂恳求这位老乡带她回越南,对方欣然同意。没想到,她刚出虎穴又入狼口。这位老乡将24岁的阮氏桂带至海南省琼海市的一个偏僻小镇,然后以500元的价格卖给当地一36岁的农民。2008年,她从这农户家逃出来。阴差阳错 爱上巴东男   她又是如何流落至宜昌的?阮氏桂说,2008年的一天,她拨打朋友电话时,无意中拨错了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中年男子。在电话中,阮氏桂和对方用海南当地方言交流,她了解到对方是一名来自湖北巴东的张姓男子,该男子长期在海南。后来,他们便成了朋友,并与张某呆在一起。2009年春节前夕,张某将阮氏桂带回了巴东。春节后,阮氏桂带着张某悄悄偷渡回到了阔别19年的越南老家。回越南后,没有呆上几天,因她与张某没有办相关手续遭到越南警方的追捕,无奈之下他们又悄悄偷渡到中国。当民警问她和张某是怎样到越南,又是怎样再来到中国来的,阮氏桂说,他们两人分别花100元和150元人民币请人带他们偷偷出入境。2010年6月17日,张某和妹妹以走亲戚为名,带着阮氏桂来到宜昌市伍家岗。随后,张某兄妹俩借故离开。6月17日至18日,阮氏桂在伍家岗一带四处寻找,也没找到张某。18日上午,正当阮氏桂不知所措时,被一名好心的的哥发现,并将她送到救助站。
 

 

 由索文北京翻译公司深圳翻译公司广州翻译公司以及上海翻译的职员编辑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