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的啤酒节,提供7种外语翻译能力

[ 2010年8月20日 ]
Tags:  翻译  外语翻译  


办一届国际化的啤酒节,语言接待能力自然少不了。记者采访发现,从售票口的接待到各个大篷的服务人员,甚至“把门”的保安中,都有不少精通外语的志愿者,遇到外国游客,沟通自如不在话下。流利的口语 、热情的态度,让不少外国游客还没进城,就对啤酒节竖起了大拇指。据了解,今年啤酒城里能提供英、法、日、韩、德、西、荷七种语言的志愿者服务。“海归”来当义工 啤酒城开城当天 ,来自西班牙的ETD电视台的记者也赶到岛城,对啤酒节进行报道。面对这些来自西班牙的记者,指挥部早有准备。志愿者刘成作为翻译,全程陪同了采访,流利的西班牙口语和出色的表达能力让西班牙的记者赞不绝口。“来啤酒城当志愿者是我回国后第一份工作。”刘成告诉记者,他今年刚从英国肯特大学毕业,西班牙语是他在英国留学时选修的课程。“在英国,身边的同学每周都会去社区、环保组织做义工。”今年7月份,还在英国的刘成与父亲在网上聊天时得知啤酒城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刘成立即委托父亲报名。7月底一回国,刘成就来到啤酒节指挥部报到。保安也会说韩语 日语志愿者小赵为两位来自日本名古屋的游客讲解啤酒城的游玩路线。这个站点共有 5名志愿者,全部是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日常的英语和日语对话对于他们来说丝毫没有问题。“我们这里连保安都能说韩语”,小赵半开玩笑跟记者说。在16日下午,两名游客来到志愿者站点进行咨询,“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日本游客,上前用日语打招呼发现他俩根本没反应,仔细一听他俩说的是韩语,可我们这5个人都没有懂韩语的。”语言不通,让双方都感到很尴尬。正在这时,在东四门值班的保安走了过来,用熟练的韩语与两位游客沟通起来。小赵所说的保安名叫刘松,是青岛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二学生,学的就是韩语专业。原来,这两位游客在啤酒城的嘉年华里与友人走散了。在刘松的帮助下,他们很快找到了朋友。“平时以为自己的韩语口语能力一般,没想到用的时候真没‘掉链子’”,刘松说。
  啤酒城里能说七国话 17日下午,来自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的学生连彩明,正忙着把当天的游玩提示、天气情况等信息翻译成德语,在稍后的广播中向游客发布。据啤酒节指挥部外联处的负责人介绍,今年啤酒节共招募了26名外语志愿者。“前几届的啤酒节,能为游客提供英、法、日、韩四国语言服务,今年我们在招募志愿者时,特别留意了一些能熟练使用其他语种语言的志愿者。”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几位德语、西班牙语、荷兰语志愿者的加入,今年啤酒节能熟练使用“七国话”。目前,啤酒城在东三门、东四门、西门、南一门、南二门、嘉年华、中心舞台设有七处志愿者服务站点。如果市民有外国朋友来啤酒城游玩需要外语服务,可以前往这些志愿者服务站点。
  啤酒节源于德国,1810年的十月,为了庆祝巴伐利亚的路德维格王子和萨克森国的希尔斯公主的婚礼而举行的盛大庆典。自那以后,十月啤酒节就作为巴伐利亚的一个传统的民间节日保留下来。此后民众持续这种热烈的情绪,年复一年地举办该项活动。   啤酒节一般为美食节的盛会,包括美食,演出,娱乐嘉年华,一般在夏季举办。是一个地方标志性的节日盛会,对带动地方旅游及经济有着独特的促进作用。啤酒节由来  啤酒节源于德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起源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当地农民为庆祝大麦和啤酒花的丰收而大喝啤酒而产生的。还有一说是在1810年,马伐利亚的卢德亲王结婚,举行赛马活动,赛马活动结束后,人们痛饮啤酒以示庆贺,这个庆典沿袭下来后,就成为今天的啤酒节。1810年巴伐利亚加冕王子路德维希和特蕾瑟公主于当年10月完婚,官方的庆祝活动持续了5天。人们聚集到慕尼黑城外的大草坪上,唱歌、跳舞、观看赛马和痛饮啤酒。从此,这个深受欢迎的活动便被延续下来,流传至今,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至10月第一个星期日就固定成为啤酒节。截至到2004年,除因战争和霍乱中断外,慕尼黑啤酒节已整整举办了170届。1810年巴伐利亚加冕王子路德维希和特蕾瑟公主于当年10月完婚,官方的庆祝活动持续了5天。人们聚集到慕尼黑城外的大草坪上,唱歌、跳舞、观看赛马和痛饮啤酒。从此,这个深受欢迎的活动便被延续下来,流传至今,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至10月第一个星期日就固定成为啤酒节。截至到2004年,除因战争和霍乱中断外,慕尼黑啤酒节已整整举办了170届。 

 

 

 由索文北京翻译公司深圳翻译公司广州翻译公司以及上海翻译的职员编辑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