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志愿者帮助各国来沪人士
在浦东一家酒店保安部工作的黄明勇没有想到,“浦东国际警务交流志愿者”犹如一个神奇按钮,开启了他的“第二人生”。在日本生活过8年的黄明勇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因为安保工作和警方打过不少交道,在警官的推荐下加入了“特殊翻译”的队伍。有一天凌晨3点,黄明勇接到警方电话赶到医院,原来是一位日本客人因骑车撞到隔离带,伤势严重、神志不清,不能说明个人信息。警方在伤者随身携带的包里发现了家庭电话号码,黄明勇连续拨打了近一个小时,最终联系上了日本客人的妻子,并帮助他转院。孙懿梅是本市一家酒店的员工,曾在法国、瑞士留学,通晓法语、英语,也是首批加入浦东国际交流志愿者翻译队伍的志愿者之一。她最著名的“出警”经历是,作为翻译,曾协助警方处置了法国“蜘蛛人”阿兰罗伯特攀爬金茂大厦一事。“没有想到,自己的语言特长能够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加入这样一个平台感到特有成就感。”孙懿梅说。据统计,浦东常住境外人员近4万名,一年入境的“老外”多达80余万人次。面对一些涉外纠纷和案件,语言成了横在办案民警面前的一道坎。2005年,浦东警方依托社会资源,在新区文明办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国际交流志愿者助理翻译”队伍。来自酒店、学校等行业的志愿者们精通英、日、法、韩等8个语种,一旦遇到涉外纠纷和案件,民警将在第一时间找到相应语种的志愿者,协助翻译、沟通。这支特殊的翻译队伍尽管属于“志愿服务”,但几乎随叫随到,每个志愿者都已经习惯24小时开着手机,接到任务就立刻赶往现场。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最常见的任务有:老外遗失了钱包、护照、遭遇“宰客”、发生车祸等,而志愿者们就负责翻译、沟通,架起老外与警方的沟通桥梁。如今,这支志愿者队伍人气越来越旺,浦东许多有语言特长的白领纷纷报名加入。这支志愿队伍在浦东的公安系统里颇有口碑,名气还传到了浦西,浦西的一些派出所也经常“借用”这支志愿者队伍,协助办案。2010年世博会期间,预计将有250万名境外人员来沪,急需精通外语尤其是小语种的志愿者。经过扩建,浦东警务国际交流志愿者队伍由原先的20余人增至50余人,语种涉及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越南语、泰语11个语种。据透露,这支志愿者队伍将亮相世博园区,入驻到各个场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参观者们排忧解难。此外,志愿者队伍里的资深翻译孙懿梅还在队员中发出倡议:用多种语言进行翻译,创造“最牛世博场馆地图”。“我们曾经翻译过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的奥运场馆地图’,如今世博会我们也同样可以发光发热,制作多语言版本的世博场馆地图。”孙懿梅表示。
卡扎菲让阿拉伯语同声传译员崩溃 (2010-8-23 15:53:37)
宁夏提升阿拉伯语翻译人才品牌,增加阿拉伯语翻译人才培训 (2010-8-23 15:47:57)
迪拜法律不完善,破产外国人没有翻译也判刑 (2010-8-23 15:20:46)
翻译讲述自己经历的战乱 (2010-8-23 14:57:24)
《追寻逝去的时光》的翻译 (2010-8-23 14:35:44)
翻译讲述与德国纳粹首脑的谈判 (2010-8-23 14:33:46)
文言文翻译,古文引用务求通达 (2010-8-23 14:21:53)
独联体去俄语化,民众俄语翻译能力下降 (2010-8-21 18:4:22)
手语翻译员,社会需求大 (2010-8-21 17:57:53)
手语翻译帮助法院解决聋哑人难题 (2010-8-21 17:56:3)
威克特·布特的传奇色彩经历,从翻译官到军火商 (2010-8-21 17:49:19)
弃儿身带英文纸条,翻译成俄文后得知被养母遗弃 (2010-8-21 17:20:14)
俄语翻译成就姻缘,成就美好人生 (2010-8-21 11:59:39)
想学汉语成为翻译家的人离开 (2010-8-20 17:49:35)
文化的交融,翻译创造新词,带来新词 (2010-8-20 16: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