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谈家,家是心之所安

[ 2010年8月25日 ]
Tags:  翻译  翻译家  

  欧阳应霁说,家是一种想象、一种关爱、一个历史、一项实践。如此抽象的说法,初听到时实在不好理解。那么,家究竟是什么?欧阳应霁慢慢地说:“我遇到香港的一位前辈作家,叫董桥,也是著名翻译家。我问他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该怎么翻译,他就给我一个很典雅也很到位的说法:家是心之所安。所以回过头来,家还是落到了人和人心上。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有太多的不确定、不安稳,但我们还是愿意回家,愿意回到那个小小的空间,哪怕只是一个小房间。”
  “最近,我的目光移到了跟饮食文化有关的东西上。”这其实是欧阳应霁对“家”概念的重新检验与呈现,“离开香港前,我们常常会被问走之前要吃什么,回到香港后,第一个想吃什么。也许有人离开前要吃一碗馄饨面,回去后马上要喝一杯奶茶。其实这些已不是食物,而是我们对‘家’的一种定义。很多时候,一碗馄饨面对我们来讲等于香港的‘家’,一杯奶茶等于我们对香港的感情。食物就是有这么神奇、这么微妙的含义。”
  欧阳应霁有些小小得意地展示了自己在厨房里“玩儿”出的作品:“曾在旅行中拍下一个印度茶园的照片,我就想把这个变成饭团,或者变成意大利面包上的那个像蚕豆一样的小点;看到茂盛的植物,我会想到一盘凉拌菜;看到一个漂亮的图案,我就想到要做一个看起来比较粗壮的提拉米苏……我喜欢把生活中的很多图像连接起来,很有意思。”
    欧阳应霁一直说自己是个贪心的人,他笑言因为自己属牛,所以跟牛一样有四个胃:“我喜欢电影、音乐、书、人、艺术品、国家和植物等,我需要这些东西大量进入我的胃。但同时我也不断告诉自己,我要尽量消化,尽量整理。实际生活中我有不止四十个档案柜。我把半生赚来的钱都花在了杂志上,把我喜欢的东西撕下来,放到不同的胃里,看的时候再拿出来,需要的时候再消化。这其实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就是加法。”
  “现在我要求自己把每天的生活归零,因为明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个好像说得很浪漫,其实非常实在。”欧阳应霁解释说,“我们到了一个阶段以后,很容易以为自己已经做出一些成绩,然后再也不能前进了。所以每天归零有这样一个意义,就是不要把自己的过去当回事。就像我们在家里积累、收藏了好多东西,如果有一天一场大火把这些东西全部烧掉,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你白活了呢?当然不是,因为最重要的东西不是过去。”

 由索文北京翻译公司深圳翻译公司广州翻译公司以及上海翻译的职员编辑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