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活动中的翻译故事
外事无小事。“文革”中,独具“中国特色”的“万岁文化”,在外事活动中,险些闹出后果很严重的“笑话”。
让外宾搞"四大件"闹尴尬
曾在外交部工作过的李达南回忆,1967年12月17日,他到钓鱼台国宾馆陪巴基斯坦空军司令吃饭,刚坐下,服务员就背诵“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全世界人民要有勇气,敢于战斗,不怕困难,前赴后继,那末,全世界就一定是人民的。一切魔鬼通通都会被消灭”那条语录,牛头不对马嘴,弄得周总理很尴尬。
据当时外交部阿尔巴尼亚语的主要翻译范承祚回忆,1968年初春,他奉命陪同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纳塔奈利到天津参观访问。在这种“表忠心”、“献忠心”的场合,纳塔奈利也举手挥动《毛主席语录》,但是天津市外办的军代表让大使像中国人一样向毛主席像三鞠躬时,这位大使却不愿意。这位军代表便一再要范翻译“提醒”大使,但范氏认为不能强外宾所难,于是对军代表说:“人家对自己的领袖霍查都不行三鞠躬礼,为什么要对毛主席像三鞠躬呢?”军代表回答说:“霍查是一个国家的领袖,而毛主席是世界领袖。”周恩来总理得知此事后,专门开会,要外交部“立即下指示,通知各地,以后不准让外宾搞‘四大件’”。所谓“四大件”,即唱《东方红》、读《毛主席语录》、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向毛主席像三鞠躬。
周恩来会见外宾时,中联部工作人员齐锡玉先生曾当过几次翻译。齐锡玉先生在《中共党史资料》第81期发表的《为周总理作翻译的点滴回忆》一文中写到,1952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邀请各国工会代表团参加“五一”节观礼,并列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齐锡玉负责接待澳大利亚工会代表团,其中有位比尔·加德纳先生是煤矿工会代表。在大会闭幕那天,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接见全体代表和外国工会代表团。当中央领导出现在主席台上的时候,掌声和“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成一片。毛泽东离开中央其他领导人向前走了一步,向人群挥手致意,“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更加震耳欲聋。
这时,加德纳不解地向齐锡玉问道:“为什么只喊毛主席万岁,不喊周恩来万岁?”齐锡玉不得不耐心地向他解释说,中国的制度不同于澳大利亚,总理不是第一把手,主席才是全国的领袖……不想加德纳不客气地打断齐锡玉说:“这些我知道,我的经历你却不知道。”
原来在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时,澳大利亚工会发动罢工声援中国,抗议澳大利亚政府卖生铁给日本,加德纳积极参加了这次罢工。他说,之所以参加罢工,是因为当时看了一部新闻片,里面有很多反映日本侵略军暴行、让人毛骨悚然的镜头。这部新闻片的结尾是周恩来答记者问,“周恩来的镜头很短,但是他的眼神和声音充分表达了他的义愤和决心。从那时起,周恩来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象征”!
会见结束时,外宾分成3队同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握手告别。加德纳在同周恩来握手时用英语说:“向你致敬!”周恩来直接用英语回答:“谢谢你。”但谁也没想到,紧接着加德纳竟用英语喊出“周恩来万岁”的口号。周恩来立即摆手示意,不让齐锡玉翻译。
的确,加德纳很可能以为“万岁”只是向自己敬重的人表示一种美好的祝福、愿望,所以他一定要喊“周恩来万岁”,来表达自己的心愿。他不知道“万岁”在中国政治文化中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神圣性和权威意义,不知道错用“万岁”有可能引起何等严重的后果。
翻译称其奄奄一息,乔姆斯基处变不惊 (2010-8-30 15:41:49)
写作《丑陋中国人》的柏杨的缺点 (2010-8-30 15:40:32)
西方翻译语言对中日本土语言的冲击 (2010-8-30 15:32:28)
从翻译眼中看到的蒙古女子的模特梦 (2010-8-30 15:21:37)
反对文化霸权,要从英文角度了解国际贸易条例,翻译很重要 (2010-8-30 15:14:36)
昆德拉要反对的东西似乎已经消失,新作品继续受欢迎。 (2010-8-30 15:7:33)
中法夫妻共同翻译红楼梦,成就美好传奇 (2010-8-30 14:47:6)
岸英同志在朝鲜牺牲真相 (2010-8-30 14:36:55)
上海世博会西班牙语翻译背后的故事,万元月薪背后的故事 (2010-8-30 14:24:46)
小白菜志愿者的管理和种种故事 (2010-8-30 11:45:0)
贝巴的内衣翻译 (2010-8-30 11:43:55)
《红楼梦》英语翻译本为什么不流行?曲高和寡吗? (2010-8-30 11:31:38)
足球协会派球员留学,最差也能做翻译 (2010-8-30 10:53:35)
翻译向社会求助,寻求医治其父 (2010-8-28 17:11:27)
成龙讲述自己并非支持菲警,而是由于翻译翻译错误 (2010-8-28 16: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