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阿拉伯语翻译兼职,赚得也很多
大学生最想“赚”什么
记者通过对近10名暑期打工学生的采访,发现他们打工的动机五花八门,有的想赚点外快,有的想锻炼锻炼,学点经验,有的索性就是为了打发时间。
最近,宁夏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的大二学生苏艺璇接到了一份翻译工作,将一篇3万字的阿语文件翻译成中文,3000元的报酬。不到半个月,小苏就译完了。想到她所学的专业已经开始产生经济回报,小苏很高兴。她说:“我们专业的好多同学在假期都接了翻译的活,赚得也很多。能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自己赚点零花钱,是我们最喜欢的打工方式。”
“只是在银川找到类似的翻译工作的机会太少了,我也是从网上找到这份文稿翻译工作的。”据记者了解,如今,像苏艺璇这样通过网络寻找暑期打工机会的在大学生当中已经比较普遍。
记者了解到,大多数暑期打工的学生从事的工作和他们的专业关联都不是很紧密,但是这似乎并不是很影响学生们的打工积极性,即使是在不熟悉的领域,学生们通过努力还是赚到了下学期的生活费,赚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笔记本电脑、化妆品……
王燕在大学学的是广告设计,选择到广告公司实习的她,到公司不久就参与了一个大型活动的策划,学到了不少东西。“虽然老板也没说给我报酬,但是我觉得,和钱比起来,我更在乎难得的工作机会和经验。”
刘浩是南京师范学院的大三学生,暑假回来后,天天泡在家里上网、打游戏,觉得日子无聊又漫长。“爸爸给我在一个行政单位联系了实习,具体是在办公室帮忙。工作比较琐碎,打印文件、打水、跑腿什么都干。几周下来,我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比方说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提高了不少,至少我妈说,我比以前有眼色多了。”
另外,在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些即将走进大学校园的准大学生们打工的心态和他们的师姐师哥们相比,要轻松许多。
刚刚被北大录取的小纳同学,最近也想打工了,家境优越的她,打工其实就是为了向爸爸妈妈证明一下自己的生存能力也不会比学习差。
在肯德基打工的于洋同学,每天干活都积极主动,即使每周轮值打扫卫生间的时候,他也没有丝毫觉得有什么尴尬的。今年,他收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说:“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赚钱不是最主要的目的,这儿是和学校完全不一样的环境,我想看看我在这样的环境里,能不能也做到出色。”
黄光裕在狱中不放弃国美控制权 (2010-9-1 8:40:44)
巴基斯坦中国医疗援助团救死扶伤,翻译缺乏 (2010-8-31 10:9:7)
梁启超翻译的策略 (2010-8-31 9:58:13)
影响巨大的翻译家 (2010-8-31 9:56:42)
警察翻译帮助多人 (2010-8-31 9:48:4)
故事大王不用翻译,用中文讲述故事 (2010-8-31 9:34:33)
取胜欲望强烈的翻译成为教练 (2010-8-31 9:23:46)
《犹太人在天津》书籍被翻译成英文版 (2010-8-31 9:10:48)
出版业中外合作促进法律翻译作品的走进来,走出去 (2010-8-31 9:4:47)
中国男篮的生活点滴 (2010-8-31 8:37:59)
翻译的讲述自己充当德古的经历 (2010-8-30 17:40:10)
人工美女同时脚踏多只船 (2010-8-30 17:34:58)
翻译官成为美女作家的五个未婚夫之一 (2010-8-30 17:33:20)
西班牙语翻译介绍旅西华人不孕增多现实 (2010-8-30 17:14:39)
犹太人中的黑人,使用吉兹语翻译的《圣经》和其他犹太教经文 (2010-8-30 17: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