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大厦开店请越南人做翻译

[ 2010年9月1日 ]
Tags:  翻译  越南语翻译  

凭祥浦寨,中越边境最大的边贸口岸。在距离边境只有约50米的中国国门口,矗立着一座15层高、功能齐全的国门大厦,这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但凡有游客到此,一定会主动与它合影。而这座可能是中国距离边境最近的现代商业大厦,正是浙江商人投资建造的。“未来,我们要把国门大厦打造成直面东盟国家的精品市场。”国门大厦总经理方龙信心满满地说。

小村寨

变身大型商贸市场

早先,浦寨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寨,居住着18户人家一共100多人。1992年,广西着手开发建设浦寨,这里慢慢形成了近千个商业铺面,来自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和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商家都聚集到了这里。不过长久以来,浦寨一直没有一座大型的商业大厦。2000年,来自浙江的中国康超集团一口气投下1.5亿元,在浦寨距离国门仅50米的地方,圈了十几亩地,决定建一座大型的商贸市场。当时,此举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人甚至断言:在一个边陲小镇投这么多钱,很可能打水漂!不过,今年6月18日,当国门大厦正式开门迎客时,大家不仅不再质疑,而且还佩服浙江人的眼光。这座大厦外形十分气派,正面的中央还打着“中国科技五金城浦寨物流中心 浙江永康”的招牌。不过,往来的客商更喜欢叫它“国门大厦”。大厦的建筑面积达到了4.2万平方米,集观光、购物、娱乐、商品展销、综合服务为一体。整座大厦有近400个店铺,目前已经100多个商户进驻,包括20多个越南商人。还有更多的商户,正在源源不断地加盟。

一口气买下100个商铺


永康人朱世友出生于1965年,在广西凭祥已有18个年头,在那里度过了他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当然,凭祥也给了他极大回报,如今的他拥有一家规模中等的贸易公司,并在国门大厦拥有100个商铺。

在凭祥做生意的这些年当中,朱世友颇为顺利,而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要归功于“东盟越来越大的市场”。随着越南等国人民消费水平提高,再加上税收政策比较优惠,只要产品对路就一定会有市场,也就一定能赚钱。由于越南等东盟国家天气比较热,朱世友想到了空调被,试了试果然很畅销。

现在,朱世友已不满足于单纯做贸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之后,他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国门大厦的投资前景十分看好,于是他一口气买下了100个商铺,用于转租。如今,这100个商铺都已抢租一空。


打造直面东盟的精品市场

“我比较看好这边的市场,所以就搬过来了。”诸暨人钱建永笑着说。2006年,他来到广西弄怀,开了一家玉石店,有20多平方米,生意还过得去。今年年初,听说国门大厦要开张,赶紧花十几万元租了四个店铺,一共150多平方米。

“越南人做生意也看重名气,‘国门大厦’名声在外了,所以他们很多人都来了。”钱建永透露,现在,他经营上千种玉器和珠宝,营业额比原来差不多翻了三番,越南人成了他的大客户。为此,他还专门请了一个越南翻译,开价1200元一个月,包吃包住。

“现在,东盟国家的人也讲究生活品质了,他们更喜欢名牌产品。所以,我们要把国门大厦打造成面对东盟国家的精品市场。”方龙信心满满地说,眼下,国门大厦的二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工程占地约60亩,属于一期的配套,包括仓储、酒店和办公楼,总投资2亿元。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