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语翻译的故事

[ 2010年8月9日 ]

    2008年12月,陈厚志作为黎语翻译,陪同受害者―――82岁高龄的黎族老人陈金玉前往日本东京,代表原告参加海南“慰安妇”事件受害者一案二审的第二次开庭。陈厚志说,在庭审现场,陈金玉老人回忆起只有14岁的她,被3个日本兵追到家中当着父母亲人的面轮番侮辱时,泣不成声,情绪完全失控,老人用黎语哭喊:“我恨死日本人,是你们毁了我的一生!” 当陈厚志和日本翻译把这句话翻译给在场的人后,包括法官在内的所有人都沉默不语,有的人流下了泪水,一位日本老妇人上前为陈阿婆按摩。整整10分钟,法庭里异常安静,只有陈金玉老人撕心裂肺的哭声在回荡。 但这场长达8年多的诉讼,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东京高等法院在终审判决中尽管认定了侵华日军二战期间在海南岛绑架、监禁和强暴妇女的事实,承认日军暴行对受害“慰安妇”造成了精神疾患,其损害直到现在还在持续。但以中国政府在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中放弃了索赔权为由,认为受害人的个人索赔权也因此丧失,裁定原告败诉。 消息传到中国后,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说,日本法院单方面作出任何解释,都是非法的、无效的。强征“慰安妇”是日本军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被侵略国家人民犯下的严重罪行,也是人类历史上严重的人道主义罪行,至今仍对受害者身心造成难以忍受的伤害。日方应拿出应有的道义感和责任感,尽快妥善处理,还受害者一个公道。而对于陈厚志和海南“慰安妇”事件受害者们来说,官司不会就此完结,即使老人们不在了,她们的后代也将继续这场诉讼,通过各种渠道向日本政府讨还公道。让她们感受多些温暖 受害者之一的林亚金老人,每天去市场买菜,都要经过当年日本兵营所在的地方。尽管事情已过去60多年,但很多受害者夜里还时常会被噩梦惊醒,有的老人见到电视里出现日本兵的形象,就会抖作一团。近几年来,除非是老人们急需帮助,陈厚志很少让外界打扰她们,他不想让老人们再一遍遍揭开自己的伤口。多数海南岛“慰安妇”事件受害者的晚景都是非常凄凉的,因为年轻时受到的非人虐待,造成了她们肉体和精神的终生伤痛,她们中很多人都丧失了生育能力,长期在人们的误解和白眼中生活。有的即使成家生子,家庭条件也非常拮据,很多老人百病缠身。他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如果没有好心人帮忙,他是无法撑到今天的。陈厚志说,这些老人非常可怜,一生漫长的岁月都是在痛苦中度过的。如今,他只希望尽力让这些老人晚年过得好一些,在人生的最后岁月多得到一些温暖。采访中,陈厚志很少谈到自己的生活和家庭。海南日报记者到过他的家,那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陈厚志有一儿一女,如今都已长大成人在外工作,妻子是个朴实的农家妇女,对自己丈夫的事业大力支持。陈家每月只有几百元的收入,但靠着种地和纺织,倒也自给自足。除了当海南“慰安妇”志愿者,热心的陈厚志经常帮助家乡贫穷的孩子义务联系工作,至今他还保持对摄影的热爱,还有对黎族文化的兴趣。陈厚志天性乐观,他说自己多数时间不是和孩子在一起,就是和老人在一起,他会把从孩子那里感受到的快乐带给老人,也从老人那里学到很多人生的东西。如今,47岁的陈厚志已近知天命的年纪,他为海南“慰安妇”事件受害者当志愿者也已有15个年头。这些年来,他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海南“慰安妇”事件受害者,这些老人去世时都心有不甘,因为正义还未得到伸张。十几年来,陈厚志积累了大量“慰安妇”事件受害者的资料,他希望有一天可以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展出,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但他也强调,只有等老人们都不在了,他才会把这些资料公布出来。而有时候,陈厚志却不得不为了老人主动向媒体求助。就在记者采访的这几天,陈厚志一直为受害者之一的谭亚栋四处奔走,请求援助。最初起诉日本政府的八名受害者中,已有两人过世,健在的6人中,86岁的谭亚栋是年纪最大的一位。如今她病入膏肓,却无钱医治。最终,谭亚栋老人收到了来自海内外爱心人士的16000多元捐款,这令陈厚志感到很欣慰。

 

 

 由索文北京翻译公司深圳翻译公司广州翻译公司以及上海翻译的职员编辑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