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谈诗歌翻译
诗人、翻译家陈树才:我利用这个机会讲一点我对诗歌翻译的思考,因为汉学家和翻译家基本没有涉及,我觉得有它特殊的原因,就是小说有市场,诗歌几乎没有市场。所以不能想象有一个什么文学经济人去经济诗歌的翻译,更不能想象一个出版公司去操心诗歌的翻译,因为这里面无利可图。但是我听介绍,在美国小说翻译有这样和那样的历史造成的不爱读翻译小说,还有比较随意的改写、节选等等。但是我觉得诗歌翻译这块,像昨天的马教授,他的夫人昨天过来了,她提到那个事情实际上反映中国90年代诗歌创作的,我们也在探讨一种模式。我觉得整个劳动和所得极不相称,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再一个是诗歌本身的困难,现在在很多地方语言本身的运用到了一种不可译的极限,就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我听了两天的会议,我觉得合作的方式也许是最合适的。在美国另一个国度,我们国内有一些翻译家精通英语的先译了一个初稿,他们实际上不计报酬,有好对他们也在反复讨论。我觉得英语表达的活力或者是现代诗歌的敏感性就可以体现出来,在诗歌翻译里面,我觉得中国的母语的翻译家,甚至我觉得诗人翻译家会做得更好一些。
因为我是学法文的,在外文所里面我翻译一些诗,外文所外面我写了一些诗,我到现在为止只翻译诗歌,因为我觉得我太重视诗歌了,我看到小说总是能够看到译者,诗歌几乎找不到想译它的译者,它的发表和出版都有一系列的困难,从一开始它把译者的积极性挡在行动的门槛之外。所以我想到别人在译小说,我把这个精力用在翻译已法语的诗歌。我觉得经过中法文化年这样一个好的契机,每年法国政府通过驻法使馆文化处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间我们有时候做翻译的试验或者是翻译的工作室。我觉得安妮在法国的方向,我们各自创造了条件,把对方的文学和诗歌介绍过来,而且翻译家在相遇之中有一种交流。我觉得汉语和法语之间的国际交流,翻译研究也好,还有作家和译者之间的联系也好,我觉得都开展的比较好。
回过头来想,我想我们的高书记,诗歌翻译从中国的当代诗歌以来有一个很好的进展,恐怕诗歌这一块更加需要我们作协,以及像刚才王明杰老师呼吁的,希望对于诗歌的翻译有最好一个策动的扶持。因为法国出版一个有名望的诗人的作品,实际上出版社本身就有国家的补贴,在这点上我们向国外介绍中国当代诗歌的时候,在具体的方式上我们会做一些努力。但是在现实的物质条件和实现的可能性,我觉得那些将相和基金会起到切实的作用,基金非常重要,两年前法国驻韩使馆很勇敢,实际上也更有远见的。早上吃饭的时候我的领导外文所的所长告诉我,可能在我们富裕的浙江,我们的老家正在运作一个东西,我期待有更好的外部条件来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和其他语言的翻译。
大铜板文字经翻译,原来是巴拿马博览会金牌 (2010-9-1 10:45:5)
排名翻译出现问题引争议 (2010-9-1 10:27:5)
义乌预警平台防范危机 (2010-9-1 10:25:44)
章太炎演讲方言重,学生做翻译 (2010-9-1 10:15:33)
中日韩进一步完善翻译和向导标示服务,提升旅游 (2010-9-1 10:4:35)
全家上阵拍摄翻译制成《走近西班牙》一书 (2010-9-1 10:3:10)
从英文翻译到网络作家 (2010-9-1 10:0:32)
国门大厦开店请越南人做翻译 (2010-9-1 9:52:34)
玉米虫的新领域 (2010-9-1 9:44:14)
翻译的日本人对温州的感悟 (2010-9-1 9:41:47)
浙江商人在广西,从卖不出到卖很多 (2010-9-1 9:34:48)
为了十几万元的翻译费用,罚息时间另算 (2010-9-1 9:8:24)
做阿拉伯语翻译兼职,赚得也很多 (2010-9-1 9:6:14)
黄光裕在狱中不放弃国美控制权 (2010-9-1 8:40:44)
巴基斯坦中国医疗援助团救死扶伤,翻译缺乏 (2010-8-31 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