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错误,院士被错译

[ 2010年9月11日 ]
Tags:  翻译  

 

类似的一个有意的误译是“院士”。“院士”在中国是个无比崇高的头衔,是academician的翻译。但在英美,反而很少用

academician一词,美国科学院 “院士”叫做member(成员),英国王家学会“院士”叫做fellow(专业会员),都不是特别的称呼。英

美还有无数专业学会、甚至是只要交了会费就可以加入的群众性协会的会员也叫member或fellow,于是就有许多中国人在加入这些组

织之后,自称是外国院士了,最常见的是“纽约科学院院士”、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由于在中国“院士”只指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的成员,其他专业学会、群众性组织的成员并不被叫做“院士”,因此如果不是外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的成员

而称“院士”,都应该算是有意拔高自己的误译。有的误译,则是错得有些莫名其妙。大家都知道英国伦敦有一条河叫泰晤士河,有

一份老牌报纸叫《泰晤士报》。一般人大概会以为这份报纸是用这条河取的名字。其实,它的英文原名为Times,意思是《时报》,

和泰晤士河(Thames)没有任何关系,拼法不同,读音也有异。《时报》成了《泰晤士报》,大概是某个老眼昏花、发音又不准的早期

译者张冠李戴所致。《时报》本是英文报纸常用的名字,著名的还有《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时报》等等,幸亏这

些城市没有泰晤士河,这些报纸才没有被改了名称。纽约市中心有个Times Square,以庆祝新年的聚会闻名世界,译成“时代广场”

似乎名正言顺。中国各地也跟着冒出了许多“时代广场”。很长一段时间我也人云亦云跟着叫“时代广场”。后来才知道,该广场的

得名,乃是因为1904年《纽约时报》在这里建总部大楼,和新年聚会没有关系,准确的译名该是“时报广场”。

还有的误译,则是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而想当然,在科技翻译中最为常见。例如,近年来“基因学”、“基因学家”之类的用语时见报

端,这显然是对英文genetics(遗传学)一词的误译。genetics的前半部分包含了 gene,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地误以为它是从“gene”(

基因)一词演变而来的,而事实上它和“gene”毫无关系。“genetics”一词是在 1902年由英国遗传学家贝特森发明的,其词根是希

腊文genesis,原意为“起源”,引申为“出生、传代”,也即遗传。而“gene”(基因)一词则是7年后(1909年)才由丹麦遗传学家约

翰逊发明的,其词根是希腊文gen,为表示“产生”的后缀。从学科范围看,也不能把“genetics”译成基因学,因为遗传学并不仅

仅研究基因,特别是在分子水平上,有大量的研究与基因没有关系。这些常见的名词误译,有的沿用已久,成了历史遗留问题,改起

来很不容易,采用正确的译名,反而会让人误以为是无知。对新出现不久的误译,还是应该尽量加以改正的好,免得以讹传讹,成了

新的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对那些为了拔高自己误导读者而有意误译的,更应该加以揭露。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