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翻译的故事
中国到底怎么办?有识之士纷纷奔走呼号,有的人希望通过政治改良,富强国家,强大种族,挽救中国。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启蒙思想家严复,用他那特有的武器——译笔,通过翻译西方作品,来宣传变法维新思想。 真正在翻译圈"混日"子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严复"这个名字。 严复先生出生于1853年,足于1921年。他一生经历了满清和民国两个朝代,被公认为我国著名的近代"启蒙思想"家及"翻译理论"界的创始人之一。也可以说,他是我国翻译界倍受尊崇的"父辈"。生活在清朝末期的严复先生,最早使用"翻译"的方法,最系统地介绍了"西学"--西方文化,最早传播了西方"工业大革命"时期各个领域发展状况。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严复先生开始倾向于"维新运动",主张变法(类似今天的改革开放)。他个人积极宣传和介绍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他的译著在当时和后来都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影响。清末的"维新运动"失败以后,他的兴趣又逐渐移到单纯的"学术研究"上来,继续翻译了近代西方的一些著名的"逻辑学"、"历史学"著作。辛亥革命后,1912年2月,严复先生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总监督,5月改任校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他对自己其引进西方的"哲学"体系,或对"西学"本身又深感失望,再一次将希望寄托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上。他的译作,基本是把西方的东西,牵强地引述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框架之内。因此,他后来的思想渐趋保守。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成立了"筹安会",他名字被列为筹安会里的"六君子"之一。为此,也遭受过当时和后人的短评。1921年,严复病逝于乡里,至今严复先生的陵墓,还存于福州郊区盖山镇阳岐村北鳌头山东麓。
严复先生非常有影响的著作,除一些政治和学术文章之外,基本上都是他"所谓"的翻译著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八种:《天演论》1898年、《原富》1902年、《群学疑言》和《群己权界论》1903年、《社会通诠》1904年、《法意》1904-1909年、《名学》1905年、《名学浅说》1909年。此八种"翻译"著作,被后人称为"严译"八种,成为我国翻译史上的绝唱。严复的著作历来受人重视。他在世时就有《侯官严氏丛刻》、《严侯官先生全集》等广泛流行于世;他去世以后,又有多种集子问世。
凡是读过严复先生"译著"的朋友或翻译人员,都应该看的出:"信达雅"是严复先生最早提出来的翻译原则。但是,在更深的意义上,严复自己的"译作"却距离"信达雅"之要求相差甚远;他的大多数"译著"是表现了严复先生个人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深邃文化底蕴;他常以"秦、汉、隋、唐"文化所代表的传统思维和表达模式,来重述他所深刻理解的西方思想文化。在这种文化意识的认定和指导下,严复先生的所谓"译述"或"译著",实际上是试图把"西学"理论,变成可与中国传统思想资源接轨,并可以舶来引用的东西,从而使其迅速在中国思想界,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在他的译著中,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过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恃人力"等等。
日本翻译的故事 (2010-9-13 15:57:37)
日本学校为儿童提供翻译老师帮助其顺利度过难关 (2010-9-13 15:23:18)
外国人来到中国后的翻译活动 (2010-9-13 15:20:43)
日本人极端重视环保,非环保名片不收 (2010-9-13 15:17:57)
上海文联的对翻译工作的重视 (2010-9-13 15:14:47)
金牌越南语翻译助力边境外贸 (2010-9-13 14:26:25)
缺乏医疗翻译致使救援行动受阻 (2010-9-11 17:47:3)
翻译回忆在阿富汗被恐怖袭击致死的医疗援助队长 (2010-9-11 17:44:36)
日文翻译的故事 (2010-9-11 17:29:33)
吴凯伦带有翻译的圣经,被恐怖分子杀害 (2010-9-11 17:20:55)
章子怡做翻译竞投,姚明篮球卖100万元 (2010-9-11 17:7:49)
日本积极为客户提供日语翻译工作 (2010-9-11 17:6:36)
翻译,巴拿马侨民的儿女 (2010-9-11 16:58:21)
老华侨的悲惨遭遇,中医翻译 (2010-9-11 16:57:22)
黄迪的经历,从翻译到验收工程师 (2010-9-11 16: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