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博览会的人生
在为期7天的东北亚博览会上,各地商家的产品纷纷受欢迎。与金经理销售的商品不同,G馆正对大门位置的高丽药展位前不少观展者在围观,两位志愿者忙得不可开交。听说有记者想了解参展情况,负责人蔡嬉耿让志愿者帮助翻译,今年60岁的她非常客气,展位附近唯一的座位她想让给记者坐,一番推让最终她落座,与记者聊了起来。
蔡嬉耿是朝鲜长生合作会社高丽药生产主任,也是这个药品的创始人,第一次来吉林省是参加第二届东北亚博览会,当时也是政策鼓励来参加,与金经理一样,本钱还差一点没有收回来。不过,她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中国消费者最喜欢产品样式,这样就可以按照消费者的喜好来生产,销路更广。
“其实每届来参展,共展出4天,去年东北亚博览会展位纯收益只有3000多美元,但探路成功,是最大的收获。”蔡嬉耿希望她研制的药品可以得到更多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东南亚展商 小物件销售一空
已经参加四届东北亚博览会的泰国商人,带来的多用途清新剂,居然没够卖。该展位志愿者作为翻译告诉记者,老板说他们去年来参加东北亚博览会,今年来了好多回头客,直接奔着他来的。
“有不少去年买不少货的饭店,今年又来找我们,打算买几十箱,但今年带过来的前几天参展就卖出去很多,剩下的已经不够人家的需求,所以答
应回国后给发货,像这样回国后要发货的用户还有很多,我们都记下来了。”翻译对记者说老板很想在吉林省招代理商,已经有不少有意向的商人把联系方式留下,老板会自己联系决定如何招代理商的。
同样后悔商品没带够的还有来自泰国销售香蕉干的商人,几千袋子的香蕉干销售一空。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商人销售的木制艺术品在展会最后一天被消费者抢购,也所剩无几。
虽然澳门并不在东南亚商人之列,但销售情况与其相近,昨日一早澳门馆部分展位就已经挤满了消费者,为了保证安全和销售,只出不进,商品所剩无几。
东北亚博览会是中国政府为推动中国与东北亚国家经贸往来和区域合作而采取的一项积极行动,旨在构建中国与东北亚国家互利共赢、交流合作、竞争开放的长期合作平台。东北亚博览会以打造中国北方第一展会并逐步办成中国乃至世界精品展会为目标,紧紧围绕东北亚区域合作和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题,立足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同时向全球工商界开放,以商品贸易、投资合作、高峰论坛为主要内容,坚持政府指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国际性、突出经贸特征
林纾的翻译故事,不懂英语也可以翻译英语小说 (2010-9-14 10:59:30)
东南亚史学的经典之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发行 (2010-9-14 10:27:31)
小张不做外贸翻译,做会翻译的黄瓜小贩 (2010-9-14 10:5:32)
美国人发现胰岛素的翻译原理 (2010-9-14 10:3:41)
美房地产公司提供13种语言的翻译版本 (2010-9-14 9:49:12)
翻译的不负责导致作者的意思被误解 (2010-9-14 9:48:29)
新闻翻译的特点 (2010-9-14 9:31:18)
严复奇特的一生翻译 (2010-9-13 16:29:17)
洋人翻译的故事 (2010-9-13 16:28:26)
日本翻译的故事 (2010-9-13 15:57:37)
日本学校为儿童提供翻译老师帮助其顺利度过难关 (2010-9-13 15:23:18)
外国人来到中国后的翻译活动 (2010-9-13 15:20:43)
日本人极端重视环保,非环保名片不收 (2010-9-13 15:17:57)
上海文联的对翻译工作的重视 (2010-9-13 15:14:47)
金牌越南语翻译助力边境外贸 (2010-9-13 14: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