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前辈的故事,踊跃努力为了抗战胜利
[ 2010年9月14日 ]
Tags: 翻译
译员,为援华美军做翻译工作,被称作“五千译员”。家住南山92岁的曹越华老人作为战时“五千译员”之一,现在还能用一口流利的英文与记者交谈。昨日,他向本报独家披露了当时的一些培训细节。
复旦大学校长推荐当翻译 1943年,曹越华在复旦大学外语系念书时,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反攻滇缅,急需大量懂外语的知识青年入伍。复旦大学校长吴南轩找到曹越华:“学校想推荐你和另外两名同学去部队,你怎么想?”曹越华坚定地回了一句英文——“No problem,sir!”(没问题,先生!) 滇缅战场的盟军就是美、英两军。经美国考官面试等环节后,复旦大学仅曹越华一人被录取,他和其他大学的二十多位入选学生坐上空军的飞机去了昆明。 在昆明西郊的炮兵学校,他们才知道,我军所用武器和装备大都为美国制造的75毫米口径山炮,我军很多人不会用,因此将中国炮兵部队集中轮训。而教官都是美国人,曹越华他们就负责担任美国盟军的翻译工作,协助士官们学习军事知识和掌握武器的技能。
强化学英语为士官当翻译 “那时候,我们都是第一次亲眼看到大炮!”对军事不懂的曹越华,被人带着去观察组装炮弹和接受了美军制定的强化突击训练——美方印制了详细的英文资料,写满了上千个军事术语,要求他们在四天内掌握。 曹越华拿着册子不停地诵读、牢记,晚上睡觉时都攥在手里,由于英语根底很好,很快就烂记于心,通过了考试。 曹越华被分在骡马组,成为了译员队副队长。因现场同声翻译能力强、工作吃苦耐劳深得中国官兵欢迎。“那时,每个班有20多人,每个学期3个月。”在一年半共5期的翻译工作中,有100多士官是在曹越华的翻译下熟悉了各种美式武器的使用方法。后来,曹越华还能时常对新来教官忽略之处进行补充。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东北亚博览会的人生 (2010-9-14 11:24:25)
林纾的翻译故事,不懂英语也可以翻译英语小说 (2010-9-14 10:59:30)
东南亚史学的经典之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发行 (2010-9-14 10:27:31)
小张不做外贸翻译,做会翻译的黄瓜小贩 (2010-9-14 10:5:32)
美国人发现胰岛素的翻译原理 (2010-9-14 10:3:41)
美房地产公司提供13种语言的翻译版本 (2010-9-14 9:49:12)
翻译的不负责导致作者的意思被误解 (2010-9-14 9:48:29)
新闻翻译的特点 (2010-9-14 9:31:18)
严复奇特的一生翻译 (2010-9-13 16:29:17)
洋人翻译的故事 (2010-9-13 16:28:26)
日本翻译的故事 (2010-9-13 15:57:37)
日本学校为儿童提供翻译老师帮助其顺利度过难关 (2010-9-13 15:23:18)
外国人来到中国后的翻译活动 (2010-9-13 15:20:43)
日本人极端重视环保,非环保名片不收 (2010-9-13 15:17:57)
上海文联的对翻译工作的重视 (2010-9-13 15: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