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站华人翻译员表示:华人投票数量增加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华埠孙逸仙中学投票站的一名华语翻译人员14日表示,虽然初选的投票率如同往年一样萎靡不振,但是以闽籍选民为主体的华裔选民的投票率,却有所增加。
孙逸仙中学投票站的倪姓女翻译表示,她在该处服务已有六年,这次发现许多族裔的选民对初选兴趣缺缺,唯独闽籍选民的数量不少,令人印象深刻。在华埠从事入籍考试培训的华裔业者孙先生分析,移民及公民服务局更改入籍考试试题之前的一年内,申请并宣誓入籍的华人大增,相信这也是促使新移民选民投票人数增加的原因。
布鲁克林华裔密集西南小区的多位州参众议员均未面临党内挑战。14日是新式投票系统上路首日,班森贺一位华裔选民因为选务人员搞不清楚如何登记与投票,枯等一个多小时才完成投票。
在8大道与波萝园交界的105小学民主党投票站主任郑如燕表示,“对选民而言,新的投票系统真的很简单,但是投票站的相关工作就加重两倍以上,每个人的选票都要手写登记,扫描完的选票也要回收登记,今天真的是太忙了”,105小学华语翻译则表示当天投票华人约占四成,“如果不用排队的话,前后只要几秒就完成了,这套新的机器只要操作过一次,以后一定会用”。
记者午餐后不久到孔厦投票站观察时,投票的人并不多。陈梅姿婵告知只有约两百人,并说在没有华人参选的情况下,有此人数已经不错了。住投票站楼上的陈先生说,通常大选时他才投票的,但全美首次使用新方式投票,他一定参加。至于会选谁当州检察长,他表示,韦嘉莲是在任长岛检察官,有经验;史树德喜爱中国文化,到香港留学过,给民众的印象也不错,所以要认真考虑,到涂圈时才会知选谁。
两桥大厦华洋杂处,以往选举时均有不少民众前往投票,但14日冷冷清清。有两名年青华人在那里担任翻译员,他们表示投票的人不多,华人更少。位于显利街的第一、第二小学的投票站,投票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已做了多年翻译员的罗女士说,附近虽然以华人居民为多,但不少人没有投票权,加上14日又是初选,投票人数自然不多。
流行的英语翻译笑话 (2010-9-15 9:49:49)
日本一公司为获得留学生欢迎,请来同声传译员 (2010-9-15 9:38:9)
精通西班牙语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2010-9-15 9:35:15)
柏格理所带来的奇迹 (2010-9-15 9:34:13)
在日本留学受苦,靠姐姐的翻译找保人 (2010-9-14 16:26:13)
翻译前辈的故事,投笔从戎的大学生 (2010-9-14 15:29:5)
翻译前辈的故事,踊跃努力为了抗战胜利 (2010-9-14 15:26:37)
东北亚博览会的人生 (2010-9-14 11:24:25)
林纾的翻译故事,不懂英语也可以翻译英语小说 (2010-9-14 10:59:30)
东南亚史学的经典之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发行 (2010-9-14 10:27:31)
小张不做外贸翻译,做会翻译的黄瓜小贩 (2010-9-14 10:5:32)
美国人发现胰岛素的翻译原理 (2010-9-14 10:3:41)
美房地产公司提供13种语言的翻译版本 (2010-9-14 9:49:12)
翻译的不负责导致作者的意思被误解 (2010-9-14 9:48:29)
新闻翻译的特点 (2010-9-14 9: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