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文章的翻译错误
原文作者宣称他一直是“热爱中国文化的”(chinófilo),同时也建议西班牙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要“认识和研究中国人”(chinofilia)。为什么要研究呢?原作者说了,因为西班牙人的子女和后代日后可能要在中国人手下干活。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作者解释到“因为中国人已经在胳膊下面夹着他们的生意,来到这里并留下了。他们不会像西班牙天才导演Berlanga所拍电影《欢迎马歇尔先生》中所描述的美国人马歇尔先生那样(美国在二战后,为了帮助欧洲的战后重建,提出马歇尔计划,为欧洲国家提供无偿援助),而是要留下来,和我们西班牙人一起生活。他们微笑着,带着讨好和殷勤(solícito),却具有破坏效力。就是这样一段在笔者看来具有极强排华和煽动性的词句,在《西班牙需要华人市长》和《西班牙媒体:“中国道”助华人成功》两篇译文中,却成了肯定华人做法的“中国道”内容,甚至是作为醒目的标题,同时还扩展到了什么“山姆大叔”和“本田大叔”的做法,以及中国人与邻居谦虚相处,低调发展等等内容。可见,两篇文章的译者对原文做了不符实际的杜撰式的“修饰和美化”。
在原文中,RAMÓN MUÑOZ在讲述了中国人对西班牙政府所推行的有关市民服务法令,做了野蛮的自由化,并违法售酒,助长了西班牙年青人酗酒,使其失去金钱和未来以后,提出一个中国市长对于西班牙来说是非常“理想”的,“至少中国人会改变西班牙严格的停车收费制度,同时让酒吧和商店一直营业到天明”。原作者在提出“中国市长”之后的几句话,明显是反话正说。按照他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讽刺中国人“野蛮自由主义”(liberalismo salvaje)的做法。换句话说就是,如果让中国人当了市长,西班牙人就要到处乱停车,西班牙年青人也就可以随意酗酒,并彻底失去金钱和未来。在笔者看来RAMÓN MUÑOZ的这几句话,虽然写法巧妙,但对于华人来说,是极具讽刺,同时也充满了强烈的排华和煽动意味。然而就是这样批评,讽刺,煽动排华的言辞,却在《西班牙需要华人市长》和《西班牙媒体:“中国道”助华人成功》两篇译文中得到美化,并被用作标题,让中国读者看后,颇有被肯定,甚至是沾沾自喜,以此为豪的感觉。类似这样不忠实原文,甚至是无中生有的“美化”,在两篇译文中还有许多,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对于《中国人来了!》这样一篇基本是对旅西华人进行讽刺,丑化,侮辱,攻击,并进行排华煽动的文章,经过几次所谓的“翻译”或者说“美化”,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并且以“亲华”,“褒华”的姿态,登上中国国内的知名媒体,同时作者还被戴上了“汉学家”的头衔,这对RAMÓN MUÑOZ笔下的华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如此颠倒黑白的做法,不仅仅只是贻笑大方这么简单。实际上笔者也并不是要侧重什么翻译,而是希望大家思考,为什么一篇“排华”文章能在华人手中变成“褒华”的那种心态。当RAMÓN MUÑOZ公开表示出了自己对华人的反感和排斥以后,而我们却在断章取义中,进行自我幻想般的美化,以自己的热脸,去贴对方的冷屁股。如此岂不令人感到可怜!可悲!与可叹?
旅西华人来到这里,通常都怀有希望对方接纳,并对我们进行肯定和赞扬的心里。不仅我们,其他的国人也一样。同时,在一些华人心里也有一种崇洋媚外,重外人,轻国人的思想。在这方面,一个具体的体现就是,许多旅西华人看到老外就笑脸相迎,如RAMÓN MUÑOZ笔下的讨好和殷勤(solícito),而看到国人则冷若冰霜。对此,很多侨胞都有体会。在这些心理的推动下,他们对我们的评价,也就越发被重视。一些人很希望对方能看重,或者说看得起我们。由此,外人一旦出现一丝对华人的赞美,哪怕这种赞美只是一点点,或只是一种反话正说的写作手法,我们都会受宠若惊,以致忽视了其它背后的东西,凭着自己要被接纳,被赞扬的良好愿望,去认识,理解对方的态度。在这方面,与翻译水平什么的,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如果你看不懂,可以有“好”与“坏”两方面的理解与猜测,可我们为什么总选“好”,并从来就没有出现我们误解对方好意的情况呢?另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对方接受,并赞扬自己,需要做许多复杂的功课,如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形象,如何回馈当地社会,如何增进理解,拉近相互关系等等,而这并不是只凭自己的一厢情愿,或一个讨好的微笑这样简单。
西班牙的主要民族是占总人口70%以上的卡斯蒂利亚人。加泰罗尼亚人、加利西亚人和巴斯克人是西班牙20个少数民族中最重要的三个。加泰罗尼亚人主要居住在西班牙东北部,巴塞罗那即是加泰罗尼亚重镇。少数加泰罗尼亚人住在阿拉贡地区,在德国、意大利、安道尔以及其它国家还有约60万人;加利西亚人的聚居地在西北部的加利西亚地区,他们的起源同葡萄牙人有亲缘关系,文化、语言上也很接近,在国外加利西亚人主要集中在阿根廷,总共有97.5万;巴斯克人分布在比利牛斯山的西侧,沿着坎塔布连山麓和比斯开湾沿岸居住,在国外约有30万人,很多在法国。社会学家们至今未能找到巴斯克族的起源。在这三个地区,民族语言同西班牙语(卡斯蒂利亚语)一样都是官方语言。 西班牙最大的三个城市是马德里、巴塞罗那和瓦伦西亚,他们的人口都在200万人以上。在约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的内地,人口只有全国的三分之一,剩下的都集中在濒临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工业繁荣地区。沿海一带的比斯开省每平方公里有263人,巴塞罗那省更达284人。在一些工业区,如阿斯图里亚斯、巴斯克、加泰罗尼亚等,甚至每平方公里超过500人。而在特鲁埃尔、索里亚和拉曼恰某些人烟稀少的地区每平方公里只有9人。在内地,唯一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只有首都所在地的马德里省,每平方公里也超过五百人。西班牙人口严重趋向老龄化。西班牙被称为欧洲最适合居住的国家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在1980年就达到76岁,在欧洲仅次于荷兰。尽管是传统天主教国家,但是由于受到现代婚姻家庭观念的冲击,青年人趋向于晚结婚、不结婚、不要孩子。婚龄男女结婚率只有千分之五左右,也就是说同居比例巨大。八十年代初期结婚人数一度每年减少百分之二十五。目前,平均每个妇女生育2.1个孩子,家庭规模缩小到每户三人左右,在欧洲属于较低水平。不过西班牙的离婚率也较低,只有千分之零点五。西班牙的儿童死亡率也是欧洲比较低的,在百分之一以下。大量海外移民也造成了西班牙人口的低增长率,这是她与其他西方国家人口低增长原因的不同之处。目前在国外居住的西班牙人总计约有336万人,其中美洲有220.7万人,欧洲为107.3万。不断的迁移是西班牙人口统计的特点,这与她曾经的殖民地统治有关。新大陆发现之后,大量的西班牙人涌向中美洲和南美洲、甚至北美洲的一部分地区寻找黄金和冒险。到1913年,西班牙美洲移民共有22 万。战后,西班牙移民方向发生了方向性的逆转。1960年以前,最多有百分之八十五的移民的目标是大西洋对岸的美洲,后来骤降到百分之十;同时,大量移民把新的梦想转向了欧洲,他们最乐于去的地方是法国、德国和瑞士。战后,西班牙迁往国外的人口共有150万。
文言文翻译 (2010-9-20 10:13:4)
韩国明星声称章子怡喜欢过自己 (2010-9-20 9:59:45)
李珍雨的韩语翻译历史 (2010-9-20 9:41:51)
国人翻译的日本人帖子 (2010-9-20 9:36:20)
德国汉学家顾斌谈中文翻译家 (2010-9-18 15:31:58)
严复从事大量的翻译写作工作 (2010-9-18 11:18:29)
严复培养的翻译家伍建光的翻译历程 (2010-9-18 10:23:15)
诗歌翻译与用翻译的诗歌口吻去写作 (2010-9-18 9:38:46)
社会经济学大作品,《新教伦理》翻译出版了 (2010-9-17 22:9:40)
新疆乌洽会的兴盛 (2010-9-17 18:1:7)
迪拜翻译返家休假 (2010-9-17 17:53:42)
最早到迪拜做生意的乐清人黄松杰 (2010-9-17 17:51:11)
迪拜帆船酒店又翻译成阿拉伯塔 (2010-9-17 17:35:12)
前伊拉克美军士兵和翻译的战争后遗症 (2010-9-17 17:27:48)
毛泽东文集翻译出版的版税问题 (2010-9-17 17: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