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春绮先生的翻译人生历程
作为在翻译上一直受着钱春绮先生的恩泽的晚辈,应该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原以为,他八成耳背声颤,难辨是谁。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依然耳聪音清,仍像二十多年前见面时一样,真是令人欣慰。
提起钱先生,我们这一代学德文的人,尤其是诗歌爱好者无不尊敬他,感激他,因为他是我们无冠的老师。自我上大学那年即1956年起,最初接触的德国诗歌翻译是两个人的译本,一是冯至的《海涅诗选》,另一个就是钱春绮译的海涅的《诗歌集》《新诗集》《罗曼采罗》。没过多久,《德国诗选》《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诗选》、德国中世纪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一一出版,一看又是他的译作。可谓又多又快。核对一下原文,还真有功底,不禁肃然起敬。一打听,更让我们出乎意外:他不是德语科班出身。他原本是学医的,由于医学与德文的关系较密切,就利用德语课首先学会了德语。1946年毕业于上海东南医学院,先后在三家医院从医,且颇有造诣,已有四本医学专著问世。但当他“跌入”德国诗海后,他很快就被诗歌翻译“俘虏”了!译了几本书,便一发不可收。于是他对医学的爱很快被诗歌翻译夺走了!加上有关医院不尊重他对皮肤科专业的追求,他不得不忍痛与医学分手,告别医院,从此与工资脱钩,毅然走上德语翻译的职业道路。那是1960年的事。
想不到天不从人愿。没过几年,“文革”从天而降。凡外国文学,不论古今,更不分小说诗歌,统统被扫入“封资修”“大洋古”的“垃圾桶”。同行们谈起来无不为钱先生担忧:没有工资,又不能出书,生活怎么过?
不管怎么过,他毕竟过来了!而且,一个更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出现了: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出版工作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他的诗歌译作马上就接二连三地一本一本推出。显然,“文革”中他虽被抄家,而且抄走了“老本”——上万册外文书,连同四本书的译稿,这对他无疑是一次重创。但他并没有绝望,他没有完全闲着,他一如既往地继续从事他的诗歌翻译,而且都是大家急欲读到的名作:《歌德诗集》《浮士德》《歌德叙事诗集》《歌德戏剧集》《席勒诗选》《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诗选》《施托姆抒情诗选》《法国名诗人抒情诗选》《黑塞抒情诗选》《尼采诗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恶之花·巴黎的忧郁》以及为数不少的散文、小说和戏剧名作如《里尔克散文选》《青年维特之烦恼·赫尔曼与多罗泰》《海涅散文选》《尼采散文选》《茨威格散文选》《瓦莱里散文选》等等。
钱春绮(1921-2010)江苏泰州人。1946年毕业于上海东南医学院,后长期行医,60年代转而从事外国文学翻译活动。历任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德文化交
流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上海翻译家协会名誉理事和上海文史馆名誉研究员。翻译出版有席勒、海涅、歌德、尼采诗集及波德莱尔等法国象征派诗人诗集多种。 钱春绮先生今年89岁了,和体弱多病的老伴住在上海西北郊的一套3居室内。房间不算小,但堆了很多东西,感觉气氛有点凌乱。钱先生育有两女一子,儿子远在美国,小女儿定居香港,都不在身边。大女儿在同城的另一端,平时往来也很寥寥。谈起日常起居,钱先生挺乐观,"我有老伴嘛,老伴身体不好,我自己照顾自己也行。" 钱先生是国内不多的在世德语文学翻译前辈之一,译有德法著名诗人作品多种。作为翻译家的钱先生名满天下,但他做翻译却是半路出身。钱先生一生行止以上世纪60年代为分水岭,分属医生和翻译两个角色,而以翻译达到自己人生成就的顶峰。
诚信法税JULIA女士任翻译 (2010-9-20 15:45:13)
西班牙华人文章的翻译错误 (2010-9-20 11:53:48)
文言文翻译 (2010-9-20 10:13:4)
韩国明星声称章子怡喜欢过自己 (2010-9-20 9:59:45)
李珍雨的韩语翻译历史 (2010-9-20 9:41:51)
国人翻译的日本人帖子 (2010-9-20 9:36:20)
德国汉学家顾斌谈中文翻译家 (2010-9-18 15:31:58)
严复从事大量的翻译写作工作 (2010-9-18 11:18:29)
严复培养的翻译家伍建光的翻译历程 (2010-9-18 10:23:15)
诗歌翻译与用翻译的诗歌口吻去写作 (2010-9-18 9:38:46)
社会经济学大作品,《新教伦理》翻译出版了 (2010-9-17 22:9:40)
新疆乌洽会的兴盛 (2010-9-17 18:1:7)
迪拜翻译返家休假 (2010-9-17 17:53:42)
最早到迪拜做生意的乐清人黄松杰 (2010-9-17 17:51:11)
迪拜帆船酒店又翻译成阿拉伯塔 (2010-9-17 17: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