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信做投资移民之外还做企业扶助

[ 2010年9月24日 ]
Tags:  翻译  翻译德语  德语翻译  

黄秋实:我有个朋友在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工作,有时候聊起来,我觉得彼此做的事情很相似,都是一个孵化的工作。无论在中国还是德国,新创企业在市场上成长起来需要时间,这个成长期是很脆弱的,需要蛋壳保护一下,等他长大一些,能够自己应对市场的压力和经济气候的变幻了再破壳而出。中国中小型企业开拓德国市场的前期非常需要一个蛋壳的保护,否则会因对德国法律和市场规律的不了解交很多学费。有些时候,学费会磨掉开拓者的信心,还有些时候,学费会拖垮整个项目。我们的工作就是在成长期保护这些企业,让他们可以专注核心业务,尽快形成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这个蛋壳的成本是非常低廉的,创业企业完全可以负担。

记者:目前有多少中国企业在这个蛋壳的保护之下?您能举个实际案例吗?

  黄秋实:我们的客户主体是中国的外贸加工型企业,目前有59家。举个例子吧,其中有一位青岛的张先生,他的主营业务是中空玻璃。我们在纽伦堡展会上认识,了解到张先生在德国创业的意向之后,我们为他的公司做了前期的策划和欧盟市场调研,协助成立德国分公司拿到德国法人签证,张先生在这个阶段集中精力建立客户关系。第二阶段我们派人协助张先生与客户谈判,审核合同,张先生集中精力处理采购和物流。在前两年时间中,张先生一直使用德中信商务中心的虚拟办公室服务,他完全不用为文件往来和税务事宜分心,每一封商务信函都会扫描并翻译成中文发到他的邮箱里。张总的回信也由我们翻译成德文寄出。客户询价纪录和往来信函都会在张先生公司专属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里面备案,哪怕在中国,他也可以随时登录到德中信的服务器上查询客户信息,更新报价。在德中信的全面支持下,张先生在德国分公司运营的前两年中得以完全专注于生意本身,业务成长稳健,德国分公司的综合运营成本控制在毛营业额的6%以下。如果没有德中信这个孵化壳,他的人力支出、办公成本这两项就很可能占到毛营业额的10%,这还不包含因不熟悉德国市场和法律而可能支付的学费。现在我们正在为张先生的公司注册德国商标,他打算用这个品牌反过来打开中国市场。
 

 

 

相关文章: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