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史》的翻译
初识周健蔚,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选片审片会前。与会人员一番介绍后,许多人都无法记住名字和长相,而“小韩”这个笔名却令人深刻,立刻让人联想起她在韩国电影研究领域中的成就,以及对应到她娇小的身材。由她和徐鸢担任翻译的《韩国电影史》最近出版,这是韩国唯一一本完整的电影史,也是国内目前能寻觅到的,有关韩国电影的最重要研究资料之一。
作为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小韩在各大媒体发表过超过三百万字的韩国电影介绍文字,算得上国内研究韩国电影的专家。国外电影书籍的翻译工作并不简单,人名、电影片名的译法,电影批评理论、电影背后社会政治背景等,都是电影书籍翻译工作的难点。国内出版的某些电影书,有的为求省事干脆删减原文,有的将韩三平照片当成日本导演的肖像,有的电影描述与电影本身相去甚远……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翻译《韩国电影史》时,周健蔚与徐鸢分别以韩文、英文版为参照,分头翻译,互相对照。
翻译期间,周健蔚两次参加韩国釜山电影节,观摩与本书内容有关导演的回顾展,并购买了全套韩国映像资料院发行的韩国早期电影DVD,与书中内容相互印证。比如,书中提到一部《去往都市的处女》的影片,在韩语中,“处女”的意思比较接近中文中的“农村打工妹”,但影片韩语片名中就是用了“处女”,经过讨论,翻译还是尊重原文,保留了“处女”二字;又比如影片《迷梦》的男主演李,在韩国DVD上印的是李锦。原来1940年,韩国强制实行“创式改名(韩国人的姓氏和名字,被改为符合日本要求的名字)”,是日本汉字,是韩国汉字,为了尊重韩国历史,最后用了字。如此插曲还有许多,充分说明了两位译者翻译时的严谨态度,许多悬而未决或有争议的翻译问题,都会努力考据最后讨论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
周健蔚说起韩国电影圈中的逸事,犹如谈论身边的八卦琐事。其实这也是影评人在电影理论、电影观看数量以外又一个新的高度。如果不与创作者、创作环境熟悉,对于作品的解读永远只能停留于表面,停留于文本的阐释。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虽然是一部足以拿去做教材的影史著作,本书却写得严谨里有有趣的细节和视角,而翻译者很好地在中文版保留并呈现了这一特点。
即将出版的《韩国电影史》翻译小韩称,作为韩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前提条件,2006年7月1日韩国牺牲了电影业,实行新的国产影片配额,韩国电影院每年必须将放映国产影片的天数从146天减少到73天,这使得好莱坞电影开始重新占有市场。
小韩还强调,只要韩国影院一天只放映一场国产片,就会被算为放映国产影片的有效天数,这一点与中国对于影院放映国产片不少于总时间2/3的要求来看,还是宽松很多。
值得回味的是,即使如此宽松,韩国电影也没有被好莱坞大片“吃掉”,2009年韩国电影票房首次超过一兆韩元,本土影片观众占有率为48.7%,创下最近三年来的最好成绩。而《海云台》、《国家代表》等片观影人次也超过《变形金刚2》《2012》。小韩强调:“韩国电影人比较团结,比较努力,而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也一直对本土电影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财政上的帮助,这些对于韩国电影的稳定都至关重要。”
意大利警察使用中学生做兼职翻译,华人容易因翻译错误受亏损 (2010-9-24 17:32:28)
意大利华人黑手党用中文做暗号,翻译畏惧报复拒绝翻译 (2010-9-24 17:13:37)
长城名称的翻译之争 (2010-9-24 16:55:2)
郁达夫的翻译生涯 (2010-9-24 16:38:47)
鲁迅的作品未翻译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吗? (2010-9-24 16:12:24)
外教的翻译被称为垃圾袋 (2010-9-24 16:4:15)
《山楂树之恋》的翻译错误让作者伤心 (2010-9-24 13:47:21)
英国政府收管孤儿不善,仁政被利用 (2010-9-24 11:55:27)
选购钻石的技巧,南非荷兰语翻译的信息 (2010-9-24 11:51:36)
《蟹工船》的流行反映日本新贫困问题 (2010-9-24 11:28:30)
泰国前副总理请来汉语专家做翻译回答记者提问 (2010-9-24 11:19:32)
叙利亚与伊朗之间翻译误解 (2010-9-24 11:3:36)
翻译达人从木工到高级口译 (2010-9-24 10:47:14)
美国在线新闻网波斯语翻译出错,导致伊朗翻译错误风波 (2010-9-24 10:38:43)
伊朗总统内贾德联合国演讲翻译出问题 (2010-9-24 10: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