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哈依对希伯来语文学翻译的观点

[ 2010年9月27日 ]

在您浏览《阿米哈依对希伯来语文学翻译的观点》资讯前,为了让您的阅读体验更快乐,先给您讲个幽默的段子“每到期未考试完毕,学校都要为每个学生写评语,学习成绩排在前几名的同学的评语就不必说了,什么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成绩优异等等,可对于成绩总是排在最后一名的学生的评语,总是让老师费一番脑筋,最后,老师终于想出了一句评语,对其进行了恰当的评价:“该同学学习成绩稳定。” ”


  
阿米哈依说话慢悠悠,但谈锋甚健。我们第一次见面,他就谈了两个多小时。临别时,他送我一本中文杂志。那是北京出版的《外国文学》,上边刊载有他的十五首诗的汉译文。他说,他很高兴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中国广大读者。他希望以色列和中国加强文化交流。他追忆说, 他喜欢中国的文学作品,早在上大学时就读过李白和杜甫的诗。他还特别提到:“在五十年代,我像许多年轻人一样崇拜名人。我喜欢毛泽东,仰慕他的人生和业绩。后来,我读了他的诗词, 觉得非常好。政治家能写诗的,世界上为数不多,毛是其中的佼佼者。”

1992年,中国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次年,阿米哈依的诗选集以《耶路撒冷之歌》为题在中国出版。这年的3月,他特别赶到北京出席诗集的首发式。他发表讲话说,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是两个有着同样古老传统的民族。作为第一个被系统介绍给中国读者的犹太诗人,他感到非常荣幸。他事后对我说,他总是把自己诗文的外文译本视为自己的“新生儿”。现在,他的又一个孩子在久已向往的中国诞生,真有点令人喜不自胜。临别时,他用颤抖的手签上自己的名字,将他的“中国新生儿”递到我的手上。我看到,他满面笑容,笑得六十多个春秋在他那宽阔的额角留下的辙迹都平复了。

不到一年过去,我同阿米哈依在耶路撒冷再次相聚。那是1994年初,我应邀出席希伯来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阿米哈依在会上就希伯来文学的外文翻译问题发言。他说,他相信希伯来文学在世界上拥有众多的读者。他的诗作“难以置信地”在中国翻译出版就是有力的佐证。因此,他建议,应该组织优秀译者,准确地把希伯来文的优秀文学作品翻译成各种文字。他认为,任何粗制滥造的译文都是对文学的亵渎,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会议期间,我就自己正在选译的现代希伯来诗选征询他的意见。他谦逊地表示,他的作品不必多选,而是让更多的其他以色列诗人入选,使中国读者看到现代希伯来诗歌的概貌。我尊重他的建议,在后来出版的现代希伯来诗选《百年心声》中选译了四十三位诗人的作品。其中,阿米哈依的诗有九首,也算是比较多的。

为时三天的会议结束时,阿米哈依和夫人哈娜邀我到他们家作客。阿米哈依说:“虽然我们的菜肴难同北京相比,但是,菜是我亲手从市场上买的,点心是我夫人亲手制作的。”他和夫人的一片盛情确实感人,但我因另有约会未能如愿前往。我答应下次来耶路撒冷时一定专程去他府上拜访。在后来的几年中, 我们虽然没有晤面的机会,但不时有信息相通。


刚才我们给大家介绍了《阿米哈依对希伯来语文学翻译的观点》的资讯,下来给大家讲2个笑话放松一下:


笑话1
老师向学生证明酒的危害性,她把一条蠕虫放进一杯酒里,蠕

虫立刻死掉了。“大家知道这证明了什么?”她问学生。小卡尔来了

灵感:“这证明如果人喝了酒,肚子里就不会有蛔虫。” 在美国加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不少学生正戴着不锈钢牙箍接

受牙齿矫正手术。

有一天,一位教师试着引发学生回答什么是“反哺”就举例问

道:“你们的父母亲现在花了很多钱替你们矫正牙齿,将来父母亲

年纪老了,你们就花钱替他们镶了假牙,这种情况叫什么?”

有位学生答道:“以牙还牙。”


笑话2


在美国加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不少学生正戴着不锈钢牙箍接

受牙齿矫正手术。

有一天,一位教师试着引发学生回答什么是“反哺”就举例问

道:“你们的父母亲现在花了很多钱替你们矫正牙齿,将来父母亲

年纪老了,你们就花钱替他们镶了假牙,这种情况叫什么?”

有位学生答道:“以牙还牙。”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