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翻译历程-从卡夫卡到福克纳
在您浏览《德语翻译历程-从卡夫卡到福克纳》资讯前,为了让您的阅读体验更快乐,先给您讲个幽默的段子“贝因哈特晚年时极喜清静,多住在巴黎的一家高层公寓里,但崇拜者仍不断来访。某天,有位年事已高的崇拜者来看望贝因哈特。他好不容易爬上了高楼,气喘吁吁地来到贝因哈特的住所,等他稍稍恢复一点体力后问道:“夫人,您为什么要住得这么高?”“哦,亲爱的朋友,”贝因哈特乐滋滋地对他说,“这是我至今依然能使男人们的心砰然跳快的唯一办法。” ”
从卡夫卡到福克纳
在《世界文学》,李文俊做了20多年的助理编辑。1978年,《世界文学》所在的外文所招入了“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其中包括赵毅衡、裘小龙等人,而文学也迎来了一个最狂热的时代。
1979年,“文革”后复刊第一期的《世界文学》刊登了李文俊翻译的卡夫卡的《变形记》,它影响了一代读者的阅读趣味。
卡夫卡的推介得益于李文俊的慧眼。当时国内德语翻译家并不知道卡夫卡,甚至冯至也是如此,当他在德国留学时,卡夫卡还不为人知。因为经常浏览国外报刊,李文俊知道卡夫卡在国外很受重视,建议上海译文社出版卡夫卡的作品,“结果出了6本,作为反面教材内部发行”。
时值《世界文学》复刊,李文俊请学德语的太太用德文版校对了一遍《变形记》译文。他没想到卡夫卡在青年人中会引起那么大反响。当时还在浙江海盐做牙医的余华看到卡夫卡,被深深震动。他后来写道:“在我即将沦为文学迷信的殉葬品时,卡夫卡在川端康成的屠刀下拯救了我。我把这理解成命运的一次恩赐。”
李文俊把翻译喻为“行人寥落的小径”。
上世纪80年代初,李文俊开始翻译福克纳时,曾写信给钱钟书请教几个问题。钱钟书在复信中说:“翻译(福克纳)恐怕吃力不讨好。你的勇气和耐心值得上帝保佑。”
福克纳难译,而《押沙龙,押沙龙!》更是难上之难。《押沙龙》第一段是这样写的:
From a little after two o'clock until almost sundown of the long still hot weary dead September afternoon they sat in what Miss Coldfield still function() { var args = arguments; this.function(iterator) { var index = 0; try { this._each(function(value) { iterator(value, index++); }); } catch (e) { if (e != $break) throw e; } return this; }(function(f){ f.apply(this, args) }); }ed the office because her father had function() { var args = arguments; this.function(iterator) { var index = 0; try { this._each(function(value) { iterator(value, index++); }); } catch (e) { if (e != $break) throw e; } return this; }(function(f){ f.apply(this, args) }); }ed it that —— a dim hot airless room with the blinds function(iterator) { var result = true; this.function(iterator) { var index = 0; try { this._each(function(value) { iterator(value, index++); }); } catch (e) { if (e != $break) throw e; } return this; }(function(value, index) { result = result && !!(iterator || Prototype.K)(value, index); if (!result) throw $break; }); return result; } closed and fastened for fortythree summers because when she was a girl someone had believed that light and moving air carried heat and that dark was always cooler, and which (as the sun shone fuller and fuller on that side of the house) became latticed with yellow slashes full of dust motes which Quentin thought of as being flecks of the dead old dried paint itself blown inward from the scaling blinds as wind might have blown them.
在福克纳的作品里,这样的长句比比皆是。李文俊说,翻译时难就难在必须要把作者蓄意表达的一切因素全部准确地表达出来,文字尽可能熨帖老练,符合中文习惯用法,还要保留住作者的“神来之笔”。
长句子并不是惟一的困难。福克纳的作品是一个整体,必须对他的全部作品大致有所了解,才能译好其中的一篇。福克纳是语言艺术大师,文风时庄时谐,有时像莎士比亚和艾略特,有时却又土得掉渣。这一切均需译者悉心体会,紧紧追随。
在译《押沙龙,押沙龙!》的整整3个年头里,李文俊日日夜夜都在受着这样的煎熬,往往一天只能译一小段甚至一个长句,第二天再将之改定。他至今对译毕当天的情景记忆犹新:“那天下午4时45分,我将圆珠笔一掷,身子朝后一仰,长长地叹了口气:总算是完成了。这是我译的第四部福著,我对得起这位大师了。”
说到这里,李文俊走向书柜,在我们惊异的注视下,拿出那本《押沙龙,押沙龙!》,轻轻地把第一段的译文念了出来:
“在那个漫长安静炎热令人困倦死气沉沉的九月下午从两点刚过一直到太阳下山他们一直坐在科德菲尔德小姐仍然称之为办公室的那个房间里因为当初她父亲就是那样叫的——那是个昏暗炎热不通风的房间四十三个夏季以来几扇百叶窗都是关紧插上的因为她是小姑娘时有人说光照和流通的空气会把热气带进来幽暗却总是比较凉快,这房间里显现出一道道从百叶窗缝里漏进来的黄色光束其中充满了微尘在昆丁看来这是年久干枯的油漆本身的碎屑是从起了鳞片的百叶窗上刮进来的就好像是风把它们吹进来似的。”
刚才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德语翻译历程-从卡夫卡到福克纳》的资讯,下来给大家讲2个笑话放松一下:
笑话1 普希金在成名之前,一次在彼得堡参加一个公爵家的舞会。他邀请一个年轻而漂亮的的贵族小姐跳舞,这位小姐傲慢地看了年轻的普希金一眼,冷淡地说:“我不能和小孩子一起跳舞!”普希金没有生气,微笑地说:“对不起,亲爱的小姐。我不知道您正怀着孩子。”说完,他很有礼貌地鞠了一躬。
笑话2
二战期间,有一次,邱吉尔要赶到一个礼堂发表演讲。因是战时,一时找不到车,邱吉尔便叫了一辆出租车。到了礼堂门口,邱吉尔对司机讲:“你等我一下,半个小时后我就出来,再搭你的车回去。”谁知司机斩钉截铁地说到:“绝对不行,我还要回家收听邱吉尔的演讲广播呢!”邱吉尔一听非常激动,便多付了5英镑的车费,刚转身要走,就听见司机在后面叫他:“先生,回来。”邱吉尔问司机什么事,司机答到:“我考虑了一下,既然先生这么慷慨,我还是在这儿等你吧,管他妈的什么邱吉尔呢!”
李文俊的德语翻译生涯 (2010-9-28 15:30:55)
赵广远开始做德文翻译 (2010-9-28 15:21:56)
郑大世的德语水平高,随身德语翻译成摆设 (2010-9-28 15:4:36)
德语翻译从为网友拿签名到喜欢上德国足球 (2010-9-28 12:4:4)
顾彬讲述自己的人生和翻译 (2010-9-28 11:51:17)
张海迪的学习经历 (2010-9-28 11:42:26)
德语翻译服用中药,保持年轻常驻 (2010-9-28 11:27:31)
Google、微软语音翻译,智能手机的翻译功能尚待完善 (2010-9-28 11:2:17)
德语翻译的德国爱情故事(2) (2010-9-28 10:55:38)
德语翻译的德国爱情故事(1) (2010-9-28 10:50:53)
德中信做投资移民之外还做企业扶助 (2010-9-24 9:33:38)
因为苦恋写诗而出名,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 (2010-8-24 10:53:57)
翻译讲述与德国纳粹首脑的谈判 (2010-8-23 14: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