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翻译担任世博会解说员
在您浏览《德语翻译担任世博会解说员》资讯前,为了让您的阅读体验更快乐,先给您讲个幽默的段子“从前,有个主人用藕来招待客人,他把藕梢切下来端出去请客人吃,却把好的那段藕留在厨房里。这事被客人发现了,便故意对主人说:“我常常读诗,曾经读到过这样的诗句:‘太华峰头玉并莲,开花十丈藕如船。’过去,我一直怀疑这诗句写得不真实,哪有像船那么长的藕呢?今天,我才相信了这诗句写得真。”主人问他:“为什么呢?” 客人说:“你看这藕,藕梢在这里,可是藕屁股那一段不是还在厨房里吗?” ”
解说员:放弃三份工作为换世博笑脸
出镜人:王笑冬,女,22岁,放弃3个Offer来园区作解说
昨天,是德国弗莱堡城市馆解说员王笑冬正式上岗的第一天。她站在位于浦西世博园区城市最佳实践区的该馆门口,向中外游客介绍弗莱堡馆内的每个细节,或是为有需要的观众提供服务,带着她真诚甜美的笑容。
今年22岁的王笑冬是大连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能够讲上一口流利汉语、英语和德语。能有机会来世博园担任城市馆的解说,王笑冬连称“挺幸运的”。
今年年初,她在假期为大连的一家企业做德语翻译,假期结束时,该企业老板的一个客户问她是否愿意来世博会担任解说员,并递给她一个邮箱,“愿意的话就投份简历。”
王笑冬当晚试着投了份简历,两天之后便收到了录用通知,成为了德国弗莱堡城市的解说员后,她经过了4周的理论培训和两周的实地培训。说起弗莱堡城市馆的亮点,王笑冬如数家珍:“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绿色之都弗莱堡,在这个274平方米的‘城市’里 ,分布着‘弗莱堡和朋友们’、‘绿色建筑’、‘巴登符腾堡明’等五个展区,展现着这座城市的绿色科技和环保的完美融合……”一开口,这些烂熟于心的解说词,王笑冬不知私下对着镜子练习了多少次。
不少人认为解说工作也是个体力活,她却并不这么看。“接下来的184天,我每天都要工作十小时,但我觉得解说员并不只是‘传声筒’,只有与观众互动,他们才会对你微笑,这才是我最愿意看到的。”
大四选择当世博志愿者,会不会影响找工作?王笑冬坦言,肯定会有影响。“学德语专业的学生现在比较抢手,已经有三家企业表达出签约意向,都被我谢绝了。”她说,虽然有点遗憾,但世博园里有她想要的东西,“站在这个世界舞台上,我会飞得更高更远。”
志愿者:“你好”,迎世博勤练“最美笑容”
出镜人:汪云海,每天百句“你好”献给中外游客
每当看到游客的脚步变得迟疑,几位蓝色的身影总会凑上前去,微笑地问道:“你好,请问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吗?”——旁人眼里再普通不过的话语,却时常每隔三五分钟,在汪云海在内的5个人口中说出,身为洪山路世博服务站的志愿者,他们坚守着岗位,每天将上百句“你好”献给四海游客。
“每天对着中国馆微笑是种幸福。”汪云海所在的志愿者服务站,距离中国馆不到五百米。他说,“世博会即将开幕,我们站离园区这么近,为游客答疑时更要服务周到。”
前几天的试运行期间,他们五人跟园外的1200余个志愿者服务站的志愿者一样,忙着为四海游客指路、翻译、帮扶。此外,他们还加了门“课程”:每天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以身后的中国馆为背景,让行人拍下他们的笑容。“我们在微笑中进步。”汪云海说,“今天世博会正式开园啦,我们要用最美笑容迎接中外游客。”
公交驾驶员:每天8小时,打造安全交通
出镜人:张蓓,女,为世博,她把自己造就成新型电容车“专家”
白色手套配上藏青色的公交识别制服,世博大道新型电容车驾驶员张蓓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稳重、亲切。
在世博园区,你经常可以见到一辆辆蓝色的公交车穿梭在主干道上。这样的车是新型能源电容车,每天出车前,车子必须进行半小时的车检,确保没有疏漏。张蓓说,试运行期间,她每天早晨给车子再做一次检查:校对刹车线路、检测轮胎气压、启动所有的电源开关……动作很麻利,操作很熟练。张蓓说:“世博期间要做到出车零故障,就得仔细再仔细。”
刚才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德语翻译担任世博会解说员》的资讯,下来给大家讲2个笑话放松一下:
笑话1 一个暴发资本家在一家豪华的餐馆设宴招待亲朋,庆贺一本万利。有人传说他曾吃过人,不过看他衣冠楚楚的模样,却又很难相信。一个侍者送上酒菜单,请他点酒点莱。他把手一挥,说: “先给我拿客人名单来!” 话音刚落,餐厅里已空无一人。
笑话2
时间已到中午了,主人对客人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真是抱歉!寒舍无鱼无肉,不敢款待先生!”客人明明看见那后院有群鸡鸭在啄食。于是,他向主人借菜刀,说要杀掉自己骑来的骏马做菜。 主人问他:“您如何回去呢?”客人答道:“你在鸡鸭中随便拣一只, 给我骑去就行了。”
德语翻译赞叹沙特世博展馆的美丽 (2010-9-29 15:2:4)
德语QQ签名表达了蒿俊闵的生活状态 (2010-9-29 14:51:50)
德语翻译、西班牙语翻译、英语翻译企业难招聘 (2010-9-29 14:48:24)
蒿俊闵QQ上个性签名的德语翻译 (2010-9-29 14:47:13)
德国专家在德语翻译陪同下来到黄山调研 (2010-9-29 14:43:22)
专业德语翻译遭遇吃饭难题 (2010-9-29 14:40:1)
汉学家谈文学的市场功利性 (2010-9-29 14:35:55)
用德语写作的米勒 (2010-9-29 14:28:55)
柏林专家遇到问题多,德语翻译忙乱 (2010-9-29 14:24:44)
怀想英语翻译往事 (2010-9-29 14:15:14)
德语的翻译往事 (2010-9-29 14:12:24)
怀想翻译的往事,翻译与国际接轨 (2010-9-29 14:9:10)
感悟德国柏林墙 (2010-9-29 13:59:31)
来到德国马克思故居 (2010-9-29 13:56:24)
参加上海写作计划的外国作家 (2010-9-29 13: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