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促进汉学的跨文化突破
在您浏览《翻译促进汉学的跨文化突破》资讯前,为了让您的阅读体验更快乐,先给您讲个幽默的段子“从前,有个主人用藕来招待客人,他把藕梢切下来端出去请客人吃,却把好的那段藕留在厨房里。这事被客人发现了,便故意对主人说:“我常常读诗,曾经读到过这样的诗句:‘太华峰头玉并莲,开花十丈藕如船。’过去,我一直怀疑这诗句写得不真实,哪有像船那么长的藕呢?今天,我才相信了这诗句写得真。”主人问他:“为什么呢?” 客人说:“你看这藕,藕梢在这里,可是藕屁股那一段不是还在厨房里吗?” ”
五四运动以来的现当代文学精品以其深刻的思考和风格各异的笔法吸引了很多海外学者的研究。日本东京大学刈间文俊教授对巴金《随想录》的定位做了探讨。他说,《随想录》看起来非常平淡,非常简单,随时的感想,随便很自然的记录下来,但是对于一个受五四传统影响很深的作家,巴金的随想随感在表达、写作、思索方面都在恢复五四以来的优秀文学传统。中国人民大学孙郁教授介绍了日本学者木山英雄对周氏兄弟的研究,木山以东亚知识分子的视角考察中日文化的内在紧张度,这种跨国度的思想交汇让我们看到跨国文学研究的魅力。香港城市大学彭吉蒂教授结合自己擅长的比较文学研究领域,探讨了文学的真正价值和中国文学阐释的文化意义。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石江山教授指出,汉学对西方文学的现代化起过重大的作用。两种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相互学习,要打破学科限制,特别在文学批评方面,同一文学才能比较的思想要让位于严格自我反思式异的文化批评,从而走向异质文化研究的高度。
实现汉学的跨文化突破,翻译是其在海外发展的核心活力和推动力。来自汕头大学的乔直教授在题为《睡与醒——诗歌与翻译的激情穿越》发言中,将翻译美学与诗歌相类比。他说,诗歌游移于有意识的目的和潜意识的冲动之间,而翻译则往返在对词语之准确性的刻意追求和让词语自身散播的随意放任之间。正是这样的震荡思考,翻译者在使原作语言的创造力勃然喷发的同时也获得自我扩大。德国波恩大学顾彬教授的代表宣读了他的研究论文。顾彬教授指出,现代以来,很多作者不只是创作者同时也是翻译者。如德国的歌德、席勒、里尔克和中国诗人戴望舒、北岛等,他们全部不只是创作,而且翻译国外的文学。对于这些既创作又翻译的作家来说,这不只是一个传播文学的问题,而是如何创造自身的语言,以及把他们理解的异域文化元素应用到创作中,丰富创作层次和意涵的过程。顾彬教授指出,我们应该关注和研究这些跨文化创作的现象。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教授介绍了美国<<当代世界文学>>杂志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历程,展现出中国文学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和对世界文学的贡献力。他提出中西双方的主动交流参与将成为发展的必需。对于翻译者的职业态度问题,澳门利氏学社的韩安德教授以其作为《译从》编辑的经历为例,强调译者应该具备认真的态度,专业的知识以及奉献精神。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考门斯基大学的冯铁教授通过讲解中国文学的德语翻译问题将翻译提升到“精神拯救可行之道”的高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如何将古典文化的精髓传播向世界是汉学发展的重要课题。台湾大学张汉良教授和台湾成功大学陈昌明教授分别讲解了先秦符号学思想和文学美典对西方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赵苗教授介绍了日本第一部中国文学史《支那古文学史略》,它不仅拉开了日本人写中国文学史的序幕,也对国内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刚才我们给大家介绍了《翻译促进汉学的跨文化突破》的资讯,下来给大家讲2个笑话放松一下:
笑话1 一个暴发资本家在一家豪华的餐馆设宴招待亲朋,庆贺一本万利。有人传说他曾吃过人,不过看他衣冠楚楚的模样,却又很难相信。一个侍者送上酒菜单,请他点酒点莱。他把手一挥,说: “先给我拿客人名单来!” 话音刚落,餐厅里已空无一人。
笑话2
时间已到中午了,主人对客人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真是抱歉!寒舍无鱼无肉,不敢款待先生!”客人明明看见那后院有群鸡鸭在啄食。于是,他向主人借菜刀,说要杀掉自己骑来的骏马做菜。 主人问他:“您如何回去呢?”客人答道:“你在鸡鸭中随便拣一只, 给我骑去就行了。”
诺兰的情报组织架构 (2010-9-29 15:23:31)
诺兰的情报组织架构 (2010-9-29 15:23:31)
德语翻译的人生转折 (2010-9-29 15:18:39)
德语翻译担任世博会解说员 (2010-9-29 15:14:37)
蒿俊闵QQ上个性签名的德语翻译 (2010-9-29 14:47:13)
专业德语翻译遭遇吃饭难题 (2010-9-29 14:40:1)
汉学家谈文学的市场功利性 (2010-9-29 14:35:55)
柏林专家遇到问题多,德语翻译忙乱 (2010-9-29 14:24:44)
怀想英语翻译往事 (2010-9-29 14:15:14)
德语的翻译往事 (2010-9-29 14:12:24)
怀想翻译的往事,翻译与国际接轨 (2010-9-29 14:9:10)
感悟德国柏林墙 (2010-9-29 13:59:31)
来到德国马克思故居 (2010-9-29 13:56:24)
参加上海写作计划的外国作家 (2010-9-29 13:50:17)
李大钊帮助德语翻译专业学生 (2010-9-29 13: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