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请来洋专家,提升产品竞争力

[ 2010年9月30日 ]
Tags:  翻译  德语翻译  

像往常一样,卡尔·昆特·考斯特带着德语翻译走进车间,对生产流程进行监控。这个办事认真的老头,在德国做了40多年的厨具设计,去年在宁波住博会上,他领衔设计的“实竹橱柜”,采用竹子为原材料,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考斯特是欧琳集团的首席设计师,3年前来到位于鄞州投资创业中心的欧琳总部工作,和他一起为欧琳服务的还有来自意大利等国的设计师和管理专家。

  像考斯特一样,目前常住宁波的外籍人士已有4000多名。为了引进急需的洋专家,宁波的许多民企老板出手阔绰,宁波海伦钢琴有限公司,从奥、法、美、日等国引入的十多名顶级人才,年薪均超100万元。

  洋专家为何成民企“抢手货”?

  “现在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宁波的民营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得在产品和品牌上下功夫,而现有的管理模式和人才智力结构,已经难以支撑发展。”市人事局有关人士分析。

  “重金聘请这些外籍专家,是提升企业产品档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捷径。”海伦公司董事长陈海伦说。服务于该公司的美国专家乔治·富兰克林·爱默生2006年设计的HG178型三角钢琴,成为中国第一架进入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奏钢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郎朗演奏的钢琴,正是由海伦公司的法国、奥地利、美国专家倾力制作的。

  今天上午,来逛会展中心的“老外”虽不多,但记者在8号馆举行的人才服务业对接推介会上,发现有的民企代表拿着名片和人才猎头公司的代表交流,希望对方能帮助介绍引进外籍专家。同样,在上午举行的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国际合作论坛上,有的外国专家发言刚结束,立即被民企代表请到外面接洽。

  而每年不错过高洽会这一招聘良机的欧琳集团人力资源部的经理则向记者透露,在全球范围不停地找人才,是她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天,欧琳集团在5号馆设摊纳贤,推出了工业设计师、结构设计师等十余个需求岗位。

  事实上,宁波民企的新“洋务运动”,从另一方面也可见一斑:1996年9月至今,已有200多位外国专家喜获“茶花奖”和“茶花纪念奖”。“茶花奖”是市政府为表彰在宁波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至今已举行了12届。

  除了把洋专家请到企业落户,更多的宁波民企尝试的是“柔性引进”。“专家顾虑水土不服,可以不用来宁波落户,企业把产品开发项目包给他们去做。”市外专局人士说。“这样做成本低,收获大。”慈溪一家民企代表说。

  “随着我市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有国际化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市人事局副局长孙国茂称,市人事局将在美国、日本建立海外引才引智基地,为引进国际化人才提供服务,同时加快引进一批海外的人才中介机构。


经济状况
  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重化工业基地,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工业城市,也是浙江省经济中心。自从宁波开埠以来,工商业一直是宁波的一大名片。作为全国四大商帮之一的宁波帮享誉全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提出“要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口号。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经济数据
  2008年,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96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4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2196.7亿元,增长10.0%,其中工业1990.5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1600.0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4%,上升0.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比重从2007年的4.4:55.3:40.3变为2008年的4.2:55.4:40.4。人均GDP为6999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079美元)。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