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的故乡意大利的梦想
意大利:小城中的利玛窦故居
拜访利玛窦的故乡,是“丝绸之路复兴之旅”很重要的一个环节。9月19日,采访考察团来到玛切拉塔,参观了其故居及相关展览。
从希腊抵达安科纳港口,马尔凯大区主席马里奥·斯巴卡先生主持了简单而热烈的欢迎仪式,并向采访团赠送了该区的徽章和纪念利玛窦的精美中文画册。市长罗马诺·克拉
奇尼先生表示,玛切拉塔视中国为重要的客源地,希望中国的朋友们能因为利玛窦而喜欢上这座小城。
利玛窦是继马可·波罗之后又一位和中国有着重大关系的意大利人。利玛窦为当时的中国介绍了近代西方科技与艺术。他在中国南部游历多年,说中文、写汉字,将四书用拉丁文翻译
出来,还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希腊数学家欧基米德的《几何原理》,并印制了第一个现代中文世界地图。他的努力,客观上成为17世纪至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格局,即
欧洲人从中国输入儒家“人文精神”,中国人则从欧洲进口“科学技术”。
利玛窦在中国整整生活了28年,1610年5月11日在北京因病去世,并被皇帝赐地安葬在阜成门外。今年正值利玛窦去世400周年。正如学者奥弗莱迪所言,他在中国的游历,可
以被视为“一种缓慢的文化发现之旅”。
而我们对意大利的文化发现之旅,在于面积仅61平方公里的国中之国圣马力诺、在于桨声灯影里的水城威尼斯、在于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佛罗伦萨、在于保存完整风貌的锡耶纳
、在于尘灰难掩昔日奢华的庞贝、甚至在于路边老店品尝到的正宗比萨饼、宾馆海边的冒险潜泳、与商贩的讨价还价……
最难忘的还是在古城罗马的三日盘桓:25日中午入城时已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参观完梵蒂冈后立即赶赴奥林匹克球场观看当晚罗马队主场对国际米兰的比赛,加时赛最后一
分钟绝杀对手后与球迷一起振臂欢呼,回宾馆时多亏好心的巴士司机帮我们叫到了出租车;26、27日沿台伯河就走了好几个来回,古罗马斗兽场、万神殿、许愿池……这个城市太
多的古迹实在让我们有走马观花的感慨。我们还追寻电影《罗马假日》里的场景,找到那位英俊幸运的同行捉弄公主的“真言之口”——说真的,拜访罗马,短短两天半的时间绝
对不够。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陕西省政府在罗马举行“中国陕西旅游推介会”。“丝绸之路复兴之旅”采访考察团一亮相,顿时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中国驻意大利大使丁伟在
致词中说,今年是中国和意大利建交40周年。在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30位中国人驾着10辆中国制造的汽车来到罗马,重走代表交流与合作的“丝绸之路”,其实也是在
重温一种互利、共赢的精神。
回程的航班定在28日下午,办理登机手续的时候所有人都超重了。是的,这3万里的风尘和欢乐,这51天的感悟与收获,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记忆的负荷。那就留待明天,细细
咀嚼和回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