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平人生大转变。
从怀揣学英语的梦想到成为政治系精英;从文科学府的高材生到理工科大学老师;从教学一线的教员到行政管理人员。一次次困难面前,他没有退缩;一次次角色转换时刻,他从容应对。他说:“人的一生都是在不停地转身、不停地做着变化。你永远不可能墨守成规地去做一件事情,只要尽心、尽力就没有做不好的事。”他就是本期的“才艺师长”,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四平。 李四平:逆势前行 勇者无惧 《大学生周刊》记者 刁雅琴 第一次转身 困境面前理性面对 1983年,作为六年制中学教育改革的首届高中毕业生的李四平参加高考,这时,他遇到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抉择。中学时,酷爱英语的李四平立志大学要报考英语专业。谁知,天不随人愿,虽然在当年的高考中他取得英语了95分(满分100分),总分全县文科第一的好成绩,但因为语文的失常发挥,他竟与自己心爱的第一志愿——外语专业失之交臂。结果他被退档,上了湖北大学政治系。虽然专业并不是自己最满意的,但李四平并未因此而消沉,坦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安心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能考上大学,无异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此,李部长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象牙塔生活。因为一直以来对英语的喜爱,在大学期间,李部长和自己的英语老师接触很多,而老师总是会给他讲很多杰出学长的故事,借此激励他努力学习。学长的故事听多了,也给了他启发,让他开始审视自己的未来。 考虑到自身的优势,李四平抓住机遇,决定考研。凭借着英语和政治两科的绝对优势,1987年,他以专业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政治系的研究生。虽然当初本科进入政治系学习实属无奈之举,但因为他的努力和坚持,反而扭转了自己的劣势,转劣为优。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1997年,李四平又迎来了人生的第三次转变:离开社会科学部主管教学工作的副主任岗位,从教学单位转到行政岗位,进入学校宣传部担任副部长,从此在宣传工作岗位一干就是13年。13年来酷暑寒冬,李部长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工作不仅充满奉献,有时还富于挑战。谈起北京工业大学宣传部的工作,话题自然引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北京奥运会的承办单位之一,北京工业大学羽毛球馆是奥运会羽毛球的比赛场馆,作为宣传部,他们最大的任务就是协调、帮助中外记者完成他们的新闻报道。有一场比赛前,日本NHK电视台突然提出想直播那场比赛。这个想法让李部长和宣传部的同事们有些措手不及,因为现场直播需要将直播车架在距比赛场很近的一个地方,这其中还牵涉到安检和报批等一系列问题,时间短、困难多是摆在李部长面前的难题。“但一想到这不仅仅是关乎学校,更是关乎国家形象的问题,于是我们积极沟通,并且尽可能地提供方便,还安排日语翻译了全程陪同,一方面是怕因为语言不通引发矛盾,另一方面也是万一有事我们这边有人可以应对,最后直播顺利完成了,日方非常满意,大加赞誉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的细致、周到。”李部长笑着说。 今年北京工业大学即将迎来50周年的校庆,目前,李部长正在忙着扩建新的校史馆,“校史馆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在学生们面前打开了一扇扇窗户,让他们从中看到了学校发展变化的辉煌历程,了解学校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感受了学校兼容并蓄的博大文化和办学特色,也认识了一批批镌刻在校史册上的名人‘学长’。这会让他们抑制不住骄傲,激发起为校争光添彩的美好愿望。同时,校史馆也是校园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所大学,不能没有文化。”几年前,他就在《光明日报》著文呼吁,当今时代的大学应当有自己的文化自觉,引起了广泛关注。他说:“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领跑者,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大学的本质就在于不断创造新知,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理性精神,不断创造更优秀的文明成果,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校史馆的扩建对于提炼校园精神,培育学校文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最本角色---蒋雯 (2010-10-12 9:42:35)
《大劫难》之说 (2010-10-11 21:22:10)
名作郁达夫 (2010-10-11 20:54:18)
钓鱼岛的事实 (2010-10-11 17:25:19)
单身翻译的生活 (2010-10-11 16:58:0)
硬玉,软语为日语命名。 (2010-10-11 15:57:38)
日语翻译导游的职业人生! (2010-10-11 15:32:25)
从温柏林闪电行看中德关系 (2010-10-8 16:41:13)
小语种翻译和开办小语种翻译的学校数量2 (2010-9-28 14:40:30)
淘日本跨越日语翻译问题向前进 (2010-9-27 14:36:49)
《蟹工船》的流行反映日本新贫困问题 (2010-9-24 11:28:30)
梁启超翻译的策略 (2010-8-31 9:58:13)
西方翻译语言对中日本土语言的冲击 (2010-8-30 15:32:28)
小白菜志愿者的管理和种种故事 (2010-8-30 11:45:0)
海外务工归国人员具有一定外语翻译能力 (2010-8-20 1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