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关系
从温柏林闪电行看中德关系 何亮亮:温家宝总理这一次到布鲁塞尔出席亚欧峰会,已经有了两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外交动作。一个就是和日本首相菅直人在走廊上的所谓不期而遇,两个人交谈了25分钟,其实这件事情还有一个小小的余波,就是当时有一位翻译在场,而这位翻译是中方的翻番,显然中方带了一个日语翻译来,显然这个事情就是有备而来的。 问题是现在日本的舆论就在追问,为什么日本没有派出自己的中文翻译呢?日本当然有中文很好的翻译了,可是为什么他就没有派去呢?甚至有日本媒体说,由于菅直人怕那位对中国态度非常强硬的外相坏了他和温家宝见面的事情,所以就没有通知外务省带一个翻译。 这个消息不知道可靠不可靠,但是我们从这样一个小事却也能够看出,一方面双方是如何安排这次走廊的交谈的。而另一方面可以看得出来,日本首相府和外务省之间好像还是有些不协调,说到另外一个昨天我把温家宝总理和菅直人首相的会晤跟当年苏联的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与中国总理周恩来在北京首都机场的一个商谈,来做了一个比较。 但是今天看到温家宝总理从布鲁塞尔突然飞往柏林,却已经想不起有什么先例可以援引,因为这个情况跟当年基辛格从伊斯兰堡,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秘密的飞往中国的情况不一样。 首先 现在的德国和二战时期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完全无关 是经历德国统一后的一个新的国家 因此德国和中国的外交关系与中国和其他的欧洲国家外交并没有其他实质上的差异其次 德国曾经是强国 现在虽然也是 但不如当年 因此作为和中国一样需要复兴的国家 寻找中国这样的合作伙伴也是当务之急不过随着欧共体的不断强化 欧洲国家更多的是以欧洲的身份而非某一具体国家的身份参与外交事务 作为强国的德国在注重欧共体的同时也很在乎德国本身的影响力 综上 中德关系是很不错的 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推动下 必将会得到强化与发展的
《我的日语人生》之一二。 (2010-10-12 10:32:35)
李四平人生大转变。 (2010-10-12 10:7:14)
最本角色---蒋雯 (2010-10-12 9:42:35)
《大劫难》之说 (2010-10-11 21:22:10)
名作郁达夫 (2010-10-11 20:54:18)
钓鱼岛的事实 (2010-10-11 17:25:19)
单身翻译的生活 (2010-10-11 16:58:0)
硬玉,软语为日语命名。 (2010-10-11 15:57:38)
日语翻译导游的职业人生! (2010-10-11 15:32:25)
从温柏林闪电行看中德关系 (2010-10-8 16:41:13)
小语种翻译和开办小语种翻译的学校数量2 (2010-9-28 14:40:30)
淘日本跨越日语翻译问题向前进 (2010-9-27 14:36:49)
《蟹工船》的流行反映日本新贫困问题 (2010-9-24 11:28:30)
梁启超翻译的策略 (2010-8-31 9:58:13)
西方翻译语言对中日本土语言的冲击 (2010-8-30 15: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