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为世博发光发热。

[ 2010年10月17日 ]
Tags:  日语翻译  

身穿一件褐色毛衣,上面织满了鲜艳的花朵;满头银发,戴一副红色金边框的大眼镜;岁月的痕迹布满了额头、眼角,但嘴角时不时露出一丝笑意……眼前的这位老人,名叫鄂梅,今年已81岁高龄。81岁,在多数人看来完全可以悠悠闲闲、颐养天年,然而,鄂梅却偏偏不认老、不服老,“浑身充满了劲儿”———她坚持开办暑期日语培训班,亲自任教,至今已是第九年,培训了600余名学生。这两年,她还开了个人博客,天天在网上写文章,与学生朋友们交流心得。明年,世博会即将在上海召开,鄂梅又有了个新的心愿:要多培训日语翻译志愿者,争取为世博会多出一份力。 “青春,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下午温暖的阳光洒进房间,鹤发童颜、心情愉悦的鄂梅开始高声朗读起鄂梅最爱的一首小诗: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只要在秋霜里结好你的果子,又何必在春花面前害羞…… 爱恨纠结,大半个世纪日语情 1929年的冬天,鄂梅出生在沈阳一户书香门第世家。当鄂梅还在襁褓之时,故乡就被日军占领,日军对占领地进行文化入侵,强迫当地人接受奴化教育,因此鄂梅从进入幼儿园起就开始接触日语。后来,她进入当地的“女子国民高等学校”学习,据她回忆,当时学校也强迫学生学习日语,连数理化、音乐、法律、体育等科目也大多由日本人执教。 1948年,年轻的鄂梅参加了革命。解放后,她转业来到了上海,就职于江南造船厂。10多年的学习,使得鄂梅的日语已运用娴熟、非常流利。然而对于日语,她的内心却是爱恨纠结———每每提到日语,就令她想起家乡被侵占、文化被侵略这段屈辱的历史,感慨万千,悲愤不已;但是10多年的学习和悉心钻研,又令她对日语这门语言产生了感情。 “文化大革命”期间,会说日语,也给鄂梅带来了不少麻烦,她甚至被怀疑成日本特务而遭到打击。不过,倔强而乐观的鄂梅挺了过来,还萌生了一个新想法:要把过去在日本人那儿学的日语为我所用,专门从事日语教学。“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日语能帮助我们争取到爱好和平的日本人民,防止那段历史重演”,于是,鄂梅踏上了教授日语这条漫漫长路。

相关文章:

美女翻译的无意之作。  (2010-10-17 19:28:59)

影界之一二  (2010-10-17 15:49:47)

成功需要耐心  (2010-10-17 15:43:47)

日语翻译亚斯涅夫  (2010-10-17 15:16:50)

过犹而不及的早教。  (2010-10-17 15:12:29)

翻译人员为银杏受邀世博所做的贡献。  (2010-10-17 14:48:29)

钓鱼岛历来就属于中国。  (2010-10-17 11:16:57)

80后自主创业住的日语培训学校。  (2010-10-17 11:0:47)

用知识来捍卫婚姻。  (2010-10-17 10:41:21)

朝鲜义无反顾的认同  (2010-10-16 14:8:55)

午夜绽放的冰唇!  (2010-10-14 11:26:25)

田中角荣。  (2010-10-14 10:59:59)

特技导游之特写  (2010-10-14 9:51:37)

火车的发展  (2010-10-13 15:33:7)

翻译行业的发展带动就业。  (2010-10-13 15:24:51)

发布:wuwenying2010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