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经历做翻译
季羡林:我见毛泽东不是在钓鱼台国宾馆,是在北京饭店。当时印度庆祝国庆节招待会租了北京饭店,毛泽东参加了。平常毛泽东不出席这种会,对印度是例外,不是有一个有名的讲话吗?毛泽东说,印度是很好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印两国的关系几千年来是很好的。这是那个有名的讲话。
蔡德贵:就是在北京饭店讲的?
季羡林:就是在北京饭店,那是印度大使借北京饭店召开招待会,毛泽东参加了。一般的这种会他是不参加的。
蔡德贵:他在招待会上吃东西了吗?
季羡林:吃了。
蔡德贵:那应该是准备的印度餐了。
季羡林:有点印度菜,主要是中餐。印度饭有一种炸的东西,挺脆的。里边有点咖喱。
蔡德贵:见毛泽东就这一次吗?
季羡林:以后也见过,在八大。
蔡德贵:您是列席代表吗?
季羡林:不是,翻译处的。
蔡德贵:翻译八大的文件。
季羡林:就是同声传译,另外,八大文件。
蔡德贵:翻译处很多人啦。
季羡林:当时人数不少。当时那个中央组织部通令全国,只要八大翻译处要的人,不管是什么,都得来,不管是局长还是教授,只要八大翻译处点了名,都要来。那时候调了不少人。当时住在西苑饭店。
蔡德贵:那您是翻译德语还是英语?
季羡林:同声传译我在德语组。后来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世界语言长短不一,你开大会,你总得同时鼓掌么,结束的时候。可结果不行,哪一种语言也不如中国语言简捷。所以后来,不能同时鼓掌成了一个问题,那时候秘书长是周恩来,八大的,就给他请示怎么办?原来他建议,发言的桌上装一盏红灯,你上边同声传译啊,认为中国代表讲得快了,你就按一下红灯。要不,就不能同时鼓掌。
蔡德贵:用这种方法解决。
季羡林:最初是适得其反,这个中国代表一看红灯,更紧张了,越来越快。到后来,就又请示周恩来,他说,你们可以删节。反正最后要印出来的,删节一点不要紧。所以我们后来,发言的主要问题不是翻译本身,而是怎么删节。就是研究这个玩意儿。
蔡德贵:八大的花絮很多了。听说周恩来这个人对翻译比较随和,陈毅脾气比较大。您给陈毅当过翻译吗?
季羡林:没有。陈毅是这样子,有一次碰到一个词:倚老卖老,是周恩来接待外宾,用了倚老卖老。那个翻译当时卡了壳,翻译不出来了。招待会完了后,周恩来就把中国的招待人员,包括翻译留下,研究怎么叫倚老卖老,怎么翻译(倚老卖老),英文,研究半天,也没有想出一个大家都同意的。后来,那个哪个社,出版《汉英词典》。
蔡德贵:商务印书馆。
季羡林:不是商务印书馆,一个什么社。
有一次这个社开会,这个社长呢,为了出版这个《汉英词典》,举行一个招待会,这个社长说,我要准备划出1000万,来推广这个《汉英词典》。后来我拿到这个词典以后,就看这个倚老卖老怎么翻译,我觉得他翻译得不错。我说,社长同志,有这个倚老卖老,你们这个词典质量很高啊。你们这1000万啊,可以省了。倚老卖老就是,他翻译成to take advantage of one's seniority or old age。他自己年老的,or old age,在里边得到好处,to take advantage of one's seniority or old age,老么,old age,我觉得他翻译的是对的,就是利用自己这个老作为资本,得到好处。
蔡德贵:周恩来那次就没有翻译出来。
季羡林:周恩来那次没有翻译出来,中国人都留下啦,研究啊。周恩来与斯大林一样,也是夜猫子。
蔡德贵:愿意开夜车,那你们给他当翻译也要开夜车。
季羡林:嗯。后来,那个谁,斯大林啊,传说,请外交官吃早饭,什么时候呢?吃早饭,是晚上8点。他说,我晚上8点就吃早饭。他是彻夜工作的。8点他吃早饭。
蔡德贵:喝口水吧。您给周恩来当过翻译吗?
季羡林:有一次,是这样子,(1957年9月)印度(副)总统(拉达克里希南)来了,演这个《沙恭达罗》,周恩来陪他,在东单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是吴雪。看《沙恭达罗》,主演是吴雪,我是中文的译者。吴雪就演这个《沙恭达罗》的婆罗门,她本来就是搞戏剧的。周恩来是中国的主人,陈老总是外交部长么,也一起招待。那个《沙恭达罗》演过几次,不止这一次。都是在那个青年艺术剧院,东单。
蔡德贵:那您还要把剧情翻译吗?
翻译问题越流利越难翻译 (2010-10-18 15:24:40)
孔子著作的翻译和在西方的流行 (2010-10-18 15:10:37)
从广交会翻译到阿鲁族 (2010-10-18 15:5:7)
手语翻译助力聋哑被告判决 (2010-10-18 15:3:16)
纳米比亚的情况 (2010-10-16 15:30:43)
个体经营者的故事 (2010-10-16 14:10:37)
朝鲜义无反顾的认同 (2010-10-16 14:8:55)
不同年代的俄语翻译的故事 (2010-10-16 10:56:34)
张艺谋携主演周冬雨和窦骁巧遇魏敏芝 (2010-10-16 10:54:7)
从外语翻译到万国证劵的创始人 (2010-10-14 16:29:26)
马云的四次创业 (2010-10-14 16:4:53)
从明朝开始的中孟友谊 (2010-10-14 15:59:17)
朝鲜足球队的韩语翻译也保密 (2010-10-14 15:25:25)
义乌模式中的阿拉伯商业模式 (2010-10-14 14:54:17)
李开复创业节俭,亲自翻译 (2010-10-14 14: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