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翻译的情况简介

[ 2010年10月19日 ]
Tags:  翻译  赞比亚翻译  

去过赞比亚做翻译的进来

我弟弟今年毕业,刚签了一家铜矿企业,在非洲赞比亚,年薪45000,包吃住。英文翻译

我想问一下,去过那边的兄弟,这个价位合适吗?不去会有违约金吗?请帮帮忙

 

1.如果你弟弟和公司还没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话,就无所谓违约金了,口头协议不算;
2.我08年毕业时进入了一家开锰矿的集团公司,属于其赞比亚项目组,包吃包住,商业保险

,除基本工资外,在赞比亚的境外补助是按天算的(150RMB/天),当时在毕业生中算薪水

不错的了,但与国企相同职位的待遇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3.我在赞比亚不单是做翻译而是杂工,开矿初期的话什么事情都要去跑,包括办理各种勘探

、环保、开采权证等;如果从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己英语和处事能力来看,还行。
4.能在赞比亚工作半年至一年后也可根据自己的工作成绩毫不客气地提出加薪;
5.若那公司在赞比亚的项目有发展潜力的话,可考虑转至管理工作,工资自然会相应上涨;

在那边存两三年钱就回国就有原始资金了。


那里的治安,饮食,消费,等等情况都如何?有没有去过的?听说非洲那边爱滋病很严重,

听了有点害怕.平时有哪些特别要注意的事情?

PS:
体质不好者应慎重,那边疟疾极普遍!
And I’m a girl.

我弟弟今年毕业,二类本科,英文专业,刚签了一份合同是到非洲赞比亚一个铜矿厂去做事,由于我弟弟一向内向,又迫于求职心切。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就签了,年薪45000,,包吃住。我一算月薪才月薪才3750,我叫他不签,可还是晚了。请问一下,去过那边的朋友,你们当初去的时候是多少?会不会落差太大?我看了网上的有的8000,我很郁闷啊,也替弟弟难过。还有,公司签了合同之后,没有给我弟弟一份,说是以后去那边的时候再给,合同之中也没有提到保险之类,我真替弟弟担心。那边情况怎样,治安好不好,有什么风险?一定请去过那边的人回答,谢谢
问题补充:公司本来说签2年的,后面不知怎么的就签了3年。还说不去就会有违约金,我问弟弟能不能自由辞职,他说没问,他说如果不好,应该可以辞职吧,但他没有问清楚。什么功课都没做就去面试,基本的东西都没有问。还大老远从孝感到浙江诸暨, 坐10几个小时的车,我真是又恨又伶。如今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国内找个工作真这么难吗? 这个公司是诸暨市科翔铜业有限公司


我现在在博茨瓦纳做英文翻译,年薪预计8-10万,包吃住。
去赞比亚,条件相比博茨瓦纳会差一些,但是薪水不应该差那么多。
不过也看是什么企业,如果是私人企业可能会低一些。
另外,问问看这个年薪4w5是至少4w5,还是固定的没有浮动。
我的QQ35823 可以交流下。

我刚刚从那回来,那地方挺安全的,大学生刚刚毕业有机会锻炼一下是不错的。


感觉有点低啊。我也准备去赞比亚。也是翻译。年薪大概在6万吧。你的4万5是人民币还是

??感觉6万人民币也不算很高。算是基本工资了吧。我也是今年刚刚毕业的。可以交流一

下哈。QQ654495706。。。以后没准可以做生意呢。。。

 


赞比亚居民以班图语系黑人为主,占98%。有73个部族,其中奔巴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8%,

通加族约占10%,另有隆达族等。在首都卢萨卡,铜制口商店遍布大街小巷,铜与居民的日

常生活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服饰礼仪
  在赞比亚,男女的着装都较为简单。男子在炎热的夏天经常光着上身,穿着短裤或长裤,

有的只围一块布。天气较冷时,则披一件短袖或无袖衫。相对来说,女子的着装讲究一些,

一般围围裙,生活富裕的家庭,女子都爱戴耳环项链,有的脖颈上戴上好几个大小不等的项

链。
  
  仪态礼仪
  赞比亚人看上去从容不迫,富有吃苦精神。有些部落的妇女喜欢在前额上套一个皮圈,皮

圈的络头系上物品背在背后,年纪大些的妇女,皮圈会把额角磨成一道槽。一个妇女能背百

磅重的东西,而且步履沉稳,头不歪。
  
  相见礼仪
  赞比亚人大多数是姓在后,名在前,其名字来源多种多样,但大都寄予某种希望。称呼时

,可称呼其名字,并加上先生女士或职务等。在这里,人们见面时显得很亲热,握手寒喧,

问这问那,分别时还会说声希望再次见到您等。若遇上异国他乡的客人,他们总是笑容满面

,频频招手。
  
  餐饮礼仪
  当地人以玉米和稻米为主食,在农村,食用木薯的也特别多,有人把木薯捣成粉,做成粉

糊,食用时夹以略带咸味的鱼块或肉丁。肉食以猪肉羊肉牛肉为主。他们款待客人非常大方

,总是拿出水果,奉上最好食物,让客人吃饱喝足,才算满意。
  
  喜丧礼仪
  赞比亚女孩的成人仪式颇具特色。她们长到一定年龄后,便被家人藏在屋里隔离起来,在

此期间不许接触任何人,时间有的一年,有的一周,由一名年长妇女送饭,并传授做妻子做

家庭主妇的经验。这里的婚丧仪式开支不大,但都办得隆重,一般都要请神职人员主持或祈


  
  商务礼仪
  谈判前,先商定议题议程,在基本要求或原则总是上达成共识。谈判中遇有分歧时,应诚

心诚意探讨或寻求共同点。客方宜保持清醒头脑,不能感情用事。在这里,不要向政府官员

送礼,也不要向国营公司人员赠送价格昂贵的礼品。
  
  旅游礼仪
  自古以来,赞比亚人一直保持着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这一点历来为世人所称道。不论是

谁,遇到何种困难,他们都会闻讯而来,竭力相助,而且不会索取分文报酬;遇有过路人讨

水喝或歇息一下,主人总是乐呵呵地把他迎进屋里。
  
  主要禁忌
  赞比亚人认为偶数是积极吉利的象征,而尽量避免与奇数打交道。大多数人忌讳13这个数

字和星期五这个日子。客人在和他们交谈时,尽量不要涉及党派之争。


赞比亚人信奉基督教的占72%,农村人大多信奉原始宗教。
  赞比亚人忌讳别人从自己背后穿过,认为这样是不礼貌的,从面前穿过才是合乎礼仪的举

止。他们忌讳“13”,认为“13”是预兆厄运的数字,会给人们带来灾祸。他们忌讳他人用

手指着自己说三道四。认为这是让人不能容忍的举动,是对人的一种蔑视和污辱。他们忌讳

有人以右手握拳挥动着手臂对待他们,这种动作在赞比亚是表达对人的“诅咒与谩骂”。

一、签证

  赞比亚签证分公务签证和普通签证两类。公务签证又称签证,颁发对象与我国大致相

同。普通签证又称旅游签证,主要颁发对象是持普通护照来赞旅游、观光、访问、过境、投

资、就业、求学的人士。

  赞比亚签证颁发机关为赞比亚移民总局。根据规定,赞比亚驻外高专署、大使馆、总领馆

均有权直接为大多数国家的申请人颁发签证,但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21个国家的公民申请

赞比亚普通签证时,必须事先得到赞比亚移民总局的批准,人们习惯上称之为“签证返签”

,英文称referred visa。持外交护照、赞比亚政府正式邀请函及持公务护照来赞进行官式

活动的人员,可在机场或其它入境口岸申办落地签证。

  二、海关

  根据赞比亚海关管理法,所有出入赞比亚的旅行者均须填写海关申报表,如实申报携带的

物品。海关人员有权检查旅客的行李,如发现有超量、违禁物品不报,将被罚款、没收,乃

至监禁。但赞比亚比较遵循国际通行做法,在机场及其他入出境口岸均设有红色和绿色通道

  赞比亚海关规定可免税带入境的物品为:400支香烟、0.5公斤散烟或0.5公斤雪茄;1.5升

烈酒,2.5升葡萄酒和2.5升啤酒;价值150美元的其他非商业用途的物品;可自由带出(入

)一定数额的任何货币,但价值不得超过5000美元,否则将被没收。下列物品属违禁品,禁

止携带:伪币或其它非法货币;毒品;黄色音像制品、胶片、出版物等;枪支、军火、弹药

、弹簧刀、匕首;某些珍稀动植物;偷盗及伪造的物品。

  三、入境须知

  入境须持有效护照及签证。须填写入境卡、填写健康申报表及海关申报表。自2000年12月

起,边防检查站一般只给来赞外国人30天停留期的旅游签证,如欲超过30天,需到移民局办

理延期;有移民倾向的人、企图来赞就业的人、对赞比亚带来社会负担的人、被判过刑的人

、被赞驱逐出境的人、传染病患者将被拒绝入境。

  四、国籍政策

  赞比亚不承认双重国籍。其国籍法规定,任何赞比亚公民,在成为赞比亚公民或成年后,

仍保留其他国家国籍者,将在一定期限后丧失赞比亚国籍。离开赞比亚连续7年,既未依法

向赞比亚领事馆登记,也未以书面方式向部长声明其愿意继续保留赞比亚国籍者,亦将自动

丧失赞比亚国籍。

  五、交通安全

  赞比亚系英联邦成员,车辆循左车道行驶,实行英式行车及车辆行驶管理规则,但个别路

段转盘内的车须礼让转盘外的车则是个例外,需要予以特别注意。

  近年来,赞比亚交通状况在逐年改善,但整体路况较差。路边常有行人、动物出现,开车

须倍加小心,不得开快车。

  六、医疗条件

  根据政府公布的数字,赞比亚有一级护理医院3个,二级护理医院18个,三级护理医院75

个,医院共有床位15730张。医院的条件通常较差,缺医少药。自1978年起,我国一直向赞

比亚派遣医疗队,至今已派驻12批共300多名医生,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七、联系方式与电话

  1、紧急事故及火警:999;

  2、救护车:251200;

  3、警察总局热线:01-254534;

  4、卢萨卡国际机场:01-271466/271313/271390;

  5、洲际酒店总机:01-250000。

  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地址及电话

  地址:7430 united nations avenue

  p. o. box: 31975

  lusaka,zambia

  电话:002601-253770

  电子信箱:chinaemb_zm@mfa.gov.cn

相关文章:

满语是从何时开始渐渐消亡的  (2010-10-18 17:29:9)

翻译问题文化交流中怎么也绕不开?  (2010-10-18 15:31:46)

季羡林的经历做翻译  (2010-10-18 15:25:56)

翻译问题越流利越难翻译  (2010-10-18 15:24:40)

孔子著作的翻译和在西方的流行  (2010-10-18 15:10:37)

从广交会翻译到阿鲁族  (2010-10-18 15:5:7)

手语翻译助力聋哑被告判决  (2010-10-18 15:3:16)

纳米比亚的情况  (2010-10-16 15:30:43)

个体经营者的故事  (2010-10-16 14:10:37)

朝鲜义无反顾的认同  (2010-10-16 14:8:55)

不同年代的俄语翻译的故事  (2010-10-16 10:56:34)

张艺谋携主演周冬雨和窦骁巧遇魏敏芝  (2010-10-16 10:54:7)

从外语翻译到万国证劵的创始人  (2010-10-14 16:29:26)

马云的四次创业  (2010-10-14 16:4:53)

从明朝开始的中孟友谊  (2010-10-14 15:59:17)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