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塔拉传奇》的翻译

[ 2010年10月19日 ]
Tags:  翻译  

 

记者昨日从大连外国语学院获悉,该学院阿拉伯语专业教授李唯中的译作《安塔拉传奇》在今年第20届全国图书博览会上问世,填补了世界翻译史上的空白。

 

李唯中教授

《安塔拉传奇》中译本,凡10卷,600余万字,翻译难度极大,此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翻译者将其全本移译为另外一种文字。李唯中教授历时八年完成该书的阿拉伯语翻译(阿拉伯语翻译公司工作,使其成为第一个中文译本以及世界唯一的全译本、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图书,填补了世界翻译史的空白。

 

《安塔拉传奇》中译本

《安塔拉传奇》是一部与《荷马史诗》、《熙德之歌》、《奥德赛》齐名的世界名著,在西方被比作“阿拉伯人的《伊利亚特》”。它既是一部在阿拉伯地区家喻户晓的英雄史诗,又被认为是“阿拉伯人首创出的骑士小说”,在阿拉伯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伊斯兰前期的阿拉伯社会,被称为“蒙昧时期”。这时产生了一组称为“悬诗”的诗歌(由于这些诗歌深受人们喜爱,它们被悬挂在当时已经十分繁荣的市场上,供人们阅读欣赏,因此得名“悬诗”。一般认为是七位诗人所写)。它被黑格尔称为“抒情而兼叙事的英雄歌集”。从第一位诗人到最后一位诗人,时间跨度约为120年。
诗人中就有据其事迹后来编撰成长篇民间文学巨制《安塔拉传奇》的主人公安塔拉。

  安塔拉·本·舍达德,阿拉伯姆德里部族人。约于公元525年出生于今沙特阿拉伯的姆德里地区。父亲舍达德是姆德里部族阿柏斯部落的贵族,母亲扎比芭是舍达德在一次战斗中所俘获的埃塞俄比亚女奴。按照蒙昧时期传统,女奴所生的子女亦为奴隶。只有当他们生儿育女后,父亲才承认与他们的亲缘关系。因此,安塔拉从小就身为奴隶在舍达德家生活,加上皮肤的黑色,就更加受到族人的歧视。长期的放牧生活和沙漠严酷环境,培养起了他的勇敢无畏精神,经常与来犯者和强盗战斗,练就了他高超的武艺和一身本领。而流传下来的古老部落诗人们雄辩的口才也一直激励着他,使他终于成为一个被公认的非凡超群的诗人。

  一次,塔依部落侵犯阿柏斯部落,掠走了他们的牲口。舍达德要求安塔拉去战斗。安塔拉回答说:“奴隶只会挤奶。”予以拒绝。舍达德答应给他自由。安塔拉奋起杀敌,战胜了敌人,追回了牲口。他一经自由,便在阿柏斯部落获得有口皆碑的声誉。从此人们把他看成英雄的骑士、部落的利剑、族人的防护。

  作为英勇的骑士兼诗人,他还有别的骑士、诗人不具备的一面,那就是他在诗中倾述对堂妹阿卜莱的爱恋之情。他倾心于阿卜莱,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然而,使诗人感到痛苦的是,他对阿卜莱的爱遭到族人的反对,尤其是阿卜莱家人的反对。而阿卜莱本人,也没有回应他的这种至真至诚的爱,甚至还有意回避他。

  安塔拉约死于公元615年,差不多活了90岁。据信是在一次部落战争中阵亡的。

  安塔拉的生平和事迹,尤其其中的两个因素:英勇骑士和恋情倾述,历来受到人们喜爱。在他死后,人们一直传颂着他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断被扩大、延展、夸张。安塔拉成了人们心中最英勇最完美的骑士形象的代表和象征。甚至他和阿卜莱的关系,也变成了彼此相亲相爱的一对情侣。

  阿拉伯帝国阿拔斯朝(750--1258)(中国史称黑衣大食)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首都巴格达商贾云集,贸易空前繁荣。经贸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中商人和市民阶层兴起,进而推动了市井文学、文艺的产生和发展。在公元14、15、16世纪间形成了数部长篇传奇和故事集。这些长篇民间文学巨制中,《安塔拉传奇》更能反映古老的阿拉伯社会生活,更能表现出阿拉伯民族那种向往崇高、追求美德、慷慨大度、而又具有勇武精神的品格。安塔拉代表了这一切。加上委婉缠绵、不弃不离的爱情故事,使它拥有了最广泛的读者群。

  在《安塔拉传奇》中,我们看到了极为广阔的场景,这是英雄活动和驰骋的舞台。安塔拉挺身跃马,保护了部落。他打败了入侵的波斯人,歼灭了来犯的东罗马军队,用决心、勇敢和武功,为自己争得了荣誉和地位,他的英名随着他战马的足迹遍及整个阿拉伯半岛。

  西方很早就对《安塔拉传奇》进行翻译和研究,将它称作“阿拉伯的《伊利亚特》(荷马史诗)”。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安塔拉传奇》中文全译本(李唯中译),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种全译本。这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一项文化建设,它必将促进我国读者对阿拉伯文学的进一步了解。

一部堪与《荷马史诗》、《熙德之歌》、《罗兰之歌》齐名的世界名著《安塔拉传奇》(湖南文艺出版社)最近首发。本书译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李唯中说,“读者手中的这部《安塔拉传奇》是全世界范围内第一种文字全译本。不熟悉阿拉伯文的中文读者在真正‘原装’的阿拉伯文版的《安塔拉传奇》问世近千年之后,终于可以看到这部描写英雄美女的巨著的全貌了。” 

    《安塔拉传奇》是一部散韵结合的长篇民间传奇故事,在阿拉伯地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流传程度远胜过《一千零一夜》。因为在阿拉伯人看来,《一千零一夜》有很多故事源于印度、波斯等国,即杂有很大舶来品的成分,而《安塔拉传奇》则是一部土生土长的纯粹歌颂阿拉伯本民族英雄的史诗式作品。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邹兰芳认为,安塔拉的故事之所以引起许多东方学家的关注,与英雄骑士安塔拉和其堂妹阿卜莱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有关。《安塔拉传奇》以这位公元5世纪的骑士诗人生平为雏形,经由群众、民间艺人长期的口头传唱,再有若干文人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加工再创造,最后定型于中世纪,成为一部散韵结合、卷帙浩繁、结构宏大的集体创作产品。 

    作为第一个中文译本以及世界唯一的全译本,《安塔拉传奇》的翻译8年始成,这一艰巨的工作得到了李唯中夫人司淑兰的大力协助。《安塔拉传奇》是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图书,是湖南文艺出版社继《波斯经典文库》之后在东方文学翻译出版上的又一高峰。
 

相关文章:

哈扎比部落的滴答声和口哨声翻译  (2010-10-19 11:3:3)

”语音到语音“ 的电话翻译交换系统  (2010-10-19 10:59:22)

非洲的法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翻译  (2010-10-19 10:9:22)

赞比亚翻译的情况简介  (2010-10-19 9:1:40)

满语是从何时开始渐渐消亡的  (2010-10-18 17:29:9)

翻译问题文化交流中怎么也绕不开?  (2010-10-18 15:31:46)

季羡林的经历做翻译  (2010-10-18 15:25:56)

翻译问题越流利越难翻译  (2010-10-18 15:24:40)

孔子著作的翻译和在西方的流行  (2010-10-18 15:10:37)

从广交会翻译到阿鲁族  (2010-10-18 15:5:7)

手语翻译助力聋哑被告判决  (2010-10-18 15:3:16)

纳米比亚的情况  (2010-10-16 15:30:43)

个体经营者的故事  (2010-10-16 14:10:37)

朝鲜义无反顾的认同  (2010-10-16 14:8:55)

不同年代的俄语翻译的故事  (2010-10-16 10:56:34)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