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老伴翻译
感激家人全力帮助
老伴退休后给他做翻译
“我老伴文化比我高,帮了我不少忙,她退休后就成了我的专职翻译。”米玛自豪地告诉记者。米玛的老伴退休前是自治区农牧厅的藏、汉文翻译,她退休之后,特长继续得到了发挥。
“我业余创作的曲艺段子是用藏文写的,整理和藏语翻译(藏语翻译公司)都是老伴的工作。”米玛说,在温馨的灯光下,我认真创作,老伴坐在一旁读她喜爱的书籍。等我创作完,老伴就戴上老花镜将我的作品整理和翻译好。我创作和演出的每个曲艺节目,都凝结着我和老伴共同的心血。“‘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老伴的一半。”米玛感激地说。
米玛有一儿一女,女儿在国外学习。他的老伴忙的时候,在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儿子也成了他的“家庭秘书”。“家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我也不客气地麻烦他们。谁让我们都是一家人呢。”说起家人,米玛又情不自禁地笑了。
没事在家偷着乐
养花养狗还教鹦鹉说相声
不演出的时候,米玛怎么打发时间呢?米玛告诉记者,没有演出,也没有到曲艺团排练时,我上午锻炼身体,下午看看书或搞搞业余创作,闲暇时照顾家里的花、鸟、鱼和小狗。
“我家里养了60多盆花,平时给花修剪下枝叶、浇浇水,然后逗逗鸟、喂喂鱼,日子过得很惬意。”米玛说,他最喜欢的还是那只鹦鹉。原来,米玛家的鹦鹉会用藏、汉两种语言说话。“我正在教它说相声呢,再过几年,说不定鹦鹉能跟我和土登一起登台说相声。”米玛笑着说。
四百余名藏族大学生志愿者灾区做翻译并为伤员进行心理疏导
4月17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收治玉树地震中受伤群众的医院里,444名藏族大学生志愿者正忙碌着为藏族伤员做翻译,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在青海省红十字医院,来自青海民族大学的藏族学生才多杰忙着组织同学,为医生和伤员提供翻译,安排同学为伤员办理各种手续。医院里20名大学生志愿者每个人胳膊上都系着条红丝带。“收治伤员的第一天,我们就发现语言不通成为救治工作中最大的问题。”红十字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姚凯华介绍说,大部分伤员都是藏族,医护人员不懂藏语,弄不清病人是否还有隐藏的内伤。而有些伤员在地震中受了严重刺激,心情烦躁,医护人员无法及时疏导,使得病情更加恶化。“藏族大学生不仅是合格的好翻译,也给了伤员心理上很大的安慰。”
《安塔拉传奇》的翻译 (2010-10-19 11:4:31)
哈扎比部落的滴答声和口哨声翻译 (2010-10-19 11:3:3)
”语音到语音“ 的电话翻译交换系统 (2010-10-19 10:59:22)
非洲的法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翻译 (2010-10-19 10:9:22)
赞比亚翻译的情况简介 (2010-10-19 9:1:40)
满语是从何时开始渐渐消亡的 (2010-10-18 17:29:9)
翻译问题文化交流中怎么也绕不开? (2010-10-18 15:31:46)
季羡林的经历做翻译 (2010-10-18 15:25:56)
翻译问题越流利越难翻译 (2010-10-18 15:24:40)
孔子著作的翻译和在西方的流行 (2010-10-18 15:10:37)
从广交会翻译到阿鲁族 (2010-10-18 15:5:7)
手语翻译助力聋哑被告判决 (2010-10-18 15:3:16)
纳米比亚的情况 (2010-10-16 15:30:43)
个体经营者的故事 (2010-10-16 14:10:37)
朝鲜义无反顾的认同 (2010-10-16 1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