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在日华人就医时的语言障碍
为消除在日华人就医时的语言障碍,京都市下京区的非营利性组织(NPO)“多文化共生中心-京都”建立了可在网上制作日语问诊单的系统。该系统支持汉语等6种语言,输入患
部和症状后可自动翻译成日文。10月15日起,开始开设为华人妈妈的汉语认定医疗翻译(医疗翻译公司)养成讲座。据悉,该中心与和歌山大学系统工学系的研究室从去年秋季开始研发名为“M³”的多语种医疗问诊翻译系统。使用者可用英语、汉语等语言输入。系统会显示出人体图,使用者选择胸、腹、皮肤、泌尿器官、精神、血液等患部后,再从自动提示中选择相符症状。例如,选择头部后系统会提示“头发脱落”、“记不住”等;选择眼部后会提示“充血”、“看东西成双影”等症状。输入的内容被译成日语后可打印出在人体图上显示患部
并标明症状的问诊单。问诊单的内容还能转成二维码,用手机拍照后可随身携带。在日华人患者凭借这种问诊单就医,不会说日语也能使医生了解症状。近年来,随着在日本怀孕、出产、育儿的外国人数的增加,外国人在日本怀孕、出产遭遇到语言的障碍。该中心准备为华人妈妈派遣专门的汉语认定医疗翻译,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为华人妈妈的汉语认定医疗翻译养成讲座,共有11讲,于10月15日开始第一讲。讲座结束后,作为汉语医疗翻译者被该中心所认定,然后为在日华人妈妈提供支援。近日,日本的旅行公司推出面向中国富裕阶层的医疗旅游项目,让游客旅游的同时接受健康检查,全部项目费用约为5万元人民币。但这一项目仅在东南沿海部分城市旅行社推出,还没有延伸到昆明。昆明旅游业内人士表示,昆明游客却有需要的话,可以代为定制,但费用会很高。自7月1日开始,日本放宽了对中国个人赴日旅游签证的限制条件后,日本各地都采取措施招揽来自中国的旅客。位于日本冈山县的旅行公司simadentslist正式推出面向中国富裕阶层的医疗旅游项目,利用“冈山—大连”的往返航班,5天的旅程中除了在冈山市进行癌症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检查外,还参观东京、大阪和神户等城市,整个项目大约需要花费人民币近5万元。健康检查将在冈山市内的冈村一心堂病院进行,项目包括利用PET和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波、内视镜等方法,对人体各部位进行检查,还将对脑、心脏、血管的健康状态进行调查。并且还将为每人配备一名翻译人员,进行现场翻译。诊断报告以及CD影像资料将被翻译成中文,并于两周内送达被检查者。当然在接受检查之余,还将参观金阁寺、大阪城以及兵库县的购物天堂,并在有马温泉旅馆住宿。据了解,这一项目去年秋季就已经“开张”,该旅行社根据游客的要求已组织了15人进行医疗旅游。
记者咨询了多家昆明本地旅行社,均尚无此项目。但一些旅行社称,如果确有需要,可以通过旅行社与大连等地操作该项目的旅行社联系,安排昆明出发的医疗旅游。据了解
,昆明出发前往日本的线路,目前6天左右的价格普遍在6千到8千元,行程长的约为万元左右。行程一般包括东京、札幌等城市的赏樱、迪士尼、购物,以及旭山动物园、摩周湖等
多处自然风光,一些线路因为电影《非诚勿扰》的影响,还增加了四姐妹居酒屋、阿寒鹤雅温泉酒店、北海道等新景点。由于目前正值暑假高峰期,日本线路价格并不算便宜。一
位业内人士预计,“如果从昆明出发,行程10天,价格应该在6万元左右”。据了解,打出医疗旅游招牌的并非只有日本,泰国、韩国等地旅游线路中都可增加整容环节,都可以算为医疗旅游的范畴。韩国旅游发展局日前在青岛设立了“韩国医疗观光服务中心”,目的是希望通过医疗观光的方式,向全球游客提供韩国的皮肤美容、整形、韩医、健康检查、脊椎病治等外科医疗服务。据介绍,韩国医疗从业人员阵容强大,且医疗费用很低。在国内,借助深厚的健康休闲文化底蕴,杭州等地也巧妙地把医疗、健康和旅游结合在一起,打出旅游的新品牌。世博会期间,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推出了“走街串巷游杭州、特色疗养在西湖——杭州随心休养团”,受到不少游客的青睐。“杭州随心休养团”除了在食、宿、行、游等方面体现养生之外,游客还可体验足疗推拿,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杭州疗养院休养身心,做个全身体检。事实上,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杭州的养生旅游已崭露头角。2009年,浙江新世界国旅推出了“膏方直通车”旅游产品,迅速在浙江省内、广东及东北市场形成口碑。杭州拥有众多的国家级和省级名中医,“膏方直通车”为游客提供了和名中医面对面的机会。此外,在常规的旅游线路中加入浴足等养生保健元素,也广受游客欢迎。
为实现“观光立国”大计,日本各地都在积极拓展旅游资源,吸引国外游客到日本旅游,面向国外游客大力推行的“医疗旅游”就是其手段之一。但是当外国人真正来到日本看病时,如何与医生进行正确沟通,使大夫能够准确了解病情,成为摆在日本医护人员和外国患者之间的一大难题。近日,京都市下京区的非营利性组织(NPO)“京都多文化共生中心”与和歌山大学系统工学系的研究室共同开发出了日语问诊单网上制作系统,有望让这一问题得以解决。据该中心介绍,这套名为“M³”的问诊单网上制作系统其实就是一个多语种医疗问诊翻译系统。该系统支持汉语、英语、葡萄牙语和印尼语等6种语言,患者按照提示输入病痛部位和症状后,该系统可自动进行翻译,最终制作完成一张日文的问诊单。在该系统的显示屏上可以显示出人体构造图,使用者可选择胸、腹、皮肤、泌尿器官、神经、血液等病痛部位后,再从接下来的提示中选择相应的症状。例如,使用者选择头部后,系统会进一步提示是“脱发”还是“记忆减退”等;如果使用者选择了眼部,系统就会提示“充血”、“看东西成双影”等症状。使用者输入的内容被译成日语后,可打印出在人体构造图上显示病痛部位并标明症状的问诊单。外国人患者凭借这种问诊单就医,即便不会说日语也能让医生了解到症状。问诊单的内容还能转成二维码,用手机拍照后可随身携带。该中心负责人重野亚久里介绍说,当初他们了解到日本虽然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但是外国人在日本接受医疗服务时遇到许多障碍。而语言障碍导致患者与医院方面沟通不畅,有的患者不得不在各医院之间辗转,为此拖延就医,最终导致病情恶化。为此,该中心从去年秋季就开始与和歌山大学共同研发这套系统。为了使该系统反映的病症更加全面细致,中心研发人员特别向护士及医生了解了初诊患者的常见就诊原因,并在系统中预设了症状。他希望该系统“能够减缓患者的不安,帮助他们尽早就诊”。
人口普查的语言志愿翻译者 (2010-9-25 1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