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拜年的利与弊

[ 2010年10月31日 ]
Tags:  日语翻译  

对很多人来说,发拜年短信与吃团圆饭、看春晚一样,已经成为现代人欢度新春的基本节目。据统计,历年春节期间,全国拜年短信总量预计都不出意料地再创历史新高。然而,被过多地打上了工业化复制烙印的拜年短信,虽依然游走于人们的手指间,但是已很难再像刚刚兴起时那样激动人心。其热度不减,可浓浓的人情味正悄然淡去。   

         在某论坛上,记者看到有一则征集牛年短信活动的帖子,可以是手机祝福短信,也可以是原创。帖子一出,引来不少网友的呼应,截止到活动结束,总共收到了过百张精彩参赛帖,网友“双龙妈”还特别腔调是否需要原创。对于拜年短信来说,只要你上网搜索一下,你就会发现好多网友跟帖疾呼:“拒绝无聊的转发短信,虚伪至极。”针对过年短信虚伪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赞成:廉价“温情”让人觉得虚伪   

       记者随即采访了网友叶子,叶子说,她经常收到一些看起来挺有趣的短信,但一想就明白这都是非常“廉价”的温情,都是转发别人的或者是从网站上抄来的。所以她从来不给任何人发短信拜年。如果收到别人发来的短信,她就会自己想几句哪怕很俗套的祝福语,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发给别人。她认为,短信拜年已经变成一种偷懒的手段,而且就因为这种拜年方式越来越“廉价”,才使得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淡。   反对:拜年成本太高短信方便实惠  

       一位日语翻译崔小姐认为,短信拜年不过是一种过年风俗的演变,所以还是顺应这种演变为好。现在人们的交游圈子更为广阔,除了自己的亲朋好友,还有上级、下属、生意伙伴,以及有可能以后会用得到的“一面之交”。尤其像她这样生活在南京的外地人,总不能把这些人一家一家都跑到吧,拜年也有一个成本的。所以,发个短信,表示自己还记挂着别人,其实是非常好的拜年方式。实际上,收到短信的人,也根本不在乎发的什么内容,只要收到了,就会会心一笑。 网友细数拜年短信种种尴尬   尴尬之一:没署名,问不问呀“感谢CCTV,感谢我的经纪公司,感谢爹地妈咪,感谢所有支持我的FANS,得以让人见人爱的我在这里对你说一声:新年快乐!”这条有意思的短信,是谁发来的?   尴尬之二:署了名,却发错人了   

      过节期间收到祝福短信,看内容,估计是发错人了;查信息,却是一位熟悉朋友手机所发。   

      后来一问,原来是对方设置了“复制”和“粘贴”的功能,每次都把信息原文粘贴下来,再改个称谓,不想发着发着就忘了改称谓了。   这种尴尬,好比见面热烈握手,却喊错了名字,想来真是有点羞。   

        尴尬之三:署对了名,可跑得慢了   

         除夕夜,信息发送量达到高峰。也就是说,这百多条短信将像高速公路上堵塞的汽车一样,有位就挪,有空就闯。   

        尴尬之四:祝福短信,都长一个样   

       要知道拜年祝福短信都差不多,最后能看到麻木,毫无新意可言。   

      “小小飞猪”细数短信拜年“七宗罪”   

      一、短信内容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大都是转发的,正在冲淡年味。   二、有的短信转发忘记留下姓名,造成该说的话说了,却没达到拜年的效果,因为对方不知你是谁。   三、帮运营商赚钱。2006年,仅从除夕到大年初七8天,两大运营商8天的短信收入就超过12亿元人民币。   四、网络堵塞。有时短信居然“跑”了几个小时才到对方手机,更离谱的是还有些短信不断被打回,只好重新发送。   五、引起审美疲劳。祝福短信,都长一个样,都成了“公式化的短信”,典型“拷贝的祝福”,给收短信的人带来了审美疲劳,有些甚至涉及“小蜜”题材,让人看后很不舒服。   六、容易受骗。比如“您的朋友134××××××××通过语音短信给您拜年了,请拨打12345听取,您也可以直接转发给亲朋好友。”此类短信如果进行回复或是确认接收便误入了短信陷阱。   七、让社会显得冷冰冰的。想想十来年前,拖着一家老小,挨家挨户走一圈,后来,电话拜年替代登门拜年,再后来,短信拜年又代替电话拜年,不用张嘴,按几下拇指,给满世界熟悉的人统统拜年。可是,人与人之间少了交流,也变得陌生了。

相关文章:

让人抗议的发布会。  (2010-10-31 13:54:35)

60岁导演当上最佳男演员  (2010-10-31 13:21:24)

难得的童话  (2010-10-31 11:57:9)

用人单位的苦恼。  (2010-10-31 11:53:3)

日语翻译为美丽-全身动刀60多次  (2010-10-31 11:26:11)

日语翻译在大学生求职中成为香饽饽。  (2010-10-31 11:7:26)

著名日语翻译家-刘德有  (2010-10-31 10:42:39)

日本原装。  (2010-10-31 10:35:50)

出了事故不说话只鞠躬  (2010-10-31 10:32:35)

日语翻译--电影界  (2010-10-31 10:21:13)

学生时期--日语翻译  (2010-10-31 10:14:44)

我的故事  (2010-10-29 16:41:14)

村上春树  (2010-10-29 16:21:32)

名作郁达夫  (2010-10-29 16:15:44)

老师语青少年的来信  (2010-10-29 16:13:4)

发布:wuwenying2010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