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翻译的经历

[ 2010年8月14日 ]
Tags:  翻译  俄语翻译  

     长跑马拉松还有终点,可是在她的翻译生涯中,没有终点的概念,为了心中那份神圣事业,只要组织需要,她随时待命,永远准备在起跑线上。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封冻的中俄关系出现了缓和,关闭已久的大门打开了。双方的政治、经贸往来不断增加,人员、物流往来日益频繁。在贸易领域,由于多年的隔绝及形势的变化,中俄在规范双边贸易方面的法律协议几乎是一片空白,两国亟待签订一批双边协定来保护各方的利益。   在这种形势下,国家的相关职能部门开始与俄方进行了一系列的磋商谈判。当时徐淑霞作为全国动植物检疫系统的首席翻译,几乎参与了所有农业、动植物检疫、兽医卫生等领域的重大谈判。那些年,可以说是一场谈判连着一场谈判,一个协议接着一个协议。常常是这场刚谈完,下一轮又开始了。经历过谈判的人都知道,国际谈判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是双方智慧和耐力的较量。双方为最大限度维护各自国家的利益,常常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作为俄语翻译,其中的紧张和劳动强度可想而知。有一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输入输出猪牛羊动物的检疫和卫生条件议定书》谈判中,整个过程异常艰难。双方从早上谈到深夜,从深夜谈到天明。当最后一项条款达成协议时,所有的人都疲劳至极,倒在会议室睡着了。而这时徐淑霞的工作没有结束,她还要把会谈成果打印成文件,以便当天正式签署。最后当厚达101页的正式文件打印出来后,她的手腕早已麻木,身体累得几近虚脱。    这些年,类似这样的谈判她不知经历了多少:中俄进出口肉类谈判、中俄出口大米谈判、中俄进出口鱼类和水产品谈判、输俄农产品谈判等等。到底签署了多少份会谈纪要,达成了多少项协议,连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在她的档案柜里,经她翻译的会谈纪要、谈判文本等,装满了整整十八个牛皮纸档案袋,累计超过100万字。这当中许多是唇枪舌剑谈出的结果,其中历经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她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已很难用语言形容。在她的记事安排中,最多时一年外出谈判达220天。只要上级一个电话,拎起简单的行囊,一走就是10多天。

 

 由索文北京翻译公司深圳翻译公司广州翻译公司以及上海翻译的职员编辑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